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保德县产业就业两手齐抓,动力面貌内外兼修,脱贫成效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发布时间:2021-12-27来源: 忻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保德县是全省4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总面积994.7平方公里,辖5镇6乡22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4.42万人,是典型的资源型县份,也是忻州市面向陕西、内蒙古开放的西部门户。2019年4月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底全县12456户32412人全部脱贫,1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3911元提高到2020年的12807元,增幅达227.5%。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规模调整为12344户31929人,其中“三类户”961户2041人(脱贫不稳定户271户597人,边缘易致贫户403户86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87户577人。易返贫致贫户共标注风险已消除644户1502人,风险未消除317 户539人)。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立足县情实际,紧扣补短板、促发展“两大主题”,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产业就业两手齐抓,促进农民增收创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农村面貌全面改善,动力面貌内外兼修。全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持续抓实产业就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坚持产业就业“两手齐抓”,双轮驱动、双向发力,多措并举增加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群收入,全面提升了农业农村综合发展实力。

  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今年,我县安排产业项目资金8300余万元,支持发展规模种养加产业,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抗旱技术,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投资2370余万元,发放生物有机肥7300多吨、脱毒马铃薯原种2400多吨、谷子优种30多吨,实施了7万亩有机旱作农业品质提升示范项目,受益农户2万余户,辐射带动全县25万亩有机旱作农业基地良性发展。投资300万元,实施康熙枣园油枣品牌开发保护项目,辐射带动全县10万亩油枣提质增效。推进5000亩海红、海棠、沙果等老果园提质增效改造示范项目,使特色产业焕发了生机。新上2个万头猪场、1个5000头猪场、5个2000头猪场、1个3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为畜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全面加强光伏运行维护。坚持“保安全、保运维、保发电、保增收”目标,不断完善光伏产业后续工作,确保光伏项目持续稳定运行。截止目前,全县光伏产业帮扶项目总装机容量86.835兆瓦,每年收益均在5000万元以上。今年1-11月份,村级光伏电站收入4448.899665万元,分配到户4010.298114万元;户用光伏电站收入972.783573万元,分配到户351.548114万元。光伏收益到村率每月均达到90%以上。推动了脱贫村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全县所有脱贫村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0万元以上。自今年4月17日山西省光伏扶贫监测调度平台开始通报村级(联村)电站运行监测周报(月报)以来,我县周报10次蝉联全省第一,月报2次蝉联全省第一。

  充分发挥金融帮扶作用。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落实了各银行和乡镇包干任务,乡村振兴局、银保监部门全面监测投放情况,强化风险防控预警,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安全可控,做到了应贷尽贷、能贷快贷。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小额信贷投放任务3403.25万元,完成率121.54%,贴息89.95万元,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持续推进技能培训就业工程。坚持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就业愿望有效衔接,一手抓劳务技能培训,一手抓有组织劳务输出,今年“春风行动”达成招聘意向968人。坚持以训稳岗,推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596人,完成转移就业12110人次(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6026人次,其中:县内就业5031人次、县外就业159人次、省外就业836人次)。面对新冠疫情,我们坚持公益性岗位只增不减政策,共安排公益性岗位933人;继续实施“就业奖补”政策,全县奖补5885户6056人,奖补资金973万元,确保了贫困户收入不因新冠疫情受到影响。

  二、不断强化后续扶持,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聚焦全县4个集中安置点和6825名搬迁群众, 积极拓宽“帮扶车间”“居家就业”“公岗就业”“劳务就业”等增收渠道,3个植树造林专业队安排60户就业,户均收入6000-8000元;引进“雪芙诺蛋糕厂”能解决200户的陪读家长和轻度残疾人就地就业问题,户均收入预计6000多元;发展土法生豆芽、纯土豆粉条、石磨豆腐等传统食品加工小产业,联户结对能安置120多户就地就业,户均收入预计上万元。目前,全县集中安置点有劳力的搬迁脱贫家庭1270户3165人中已就业2478人(其中:省外务工就业357人、省内县外务工就业471人、帮扶车间带动就业25人、周边基地园区带动就业55人、龙头企业带动就业60人、公益岗位129人、自主创业31人、灵活就业1620人),实现了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持续改善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了搬迁群众一出门就可读书、看病、日间托养、购物、休闲、乘车、办事,搬迁群众充分感受到了新家的温暖。实行迁出地行政管辖、迁入地属地管理并行的双重管理机制,主动谋划落实搬迁群众后续权益保障相关事项,确保了搬迁群众享有的各项权益有人管、有人帮、不悬空、不漏项。惠民家园新修产业路1条、幸福家园新建公厕1座均已投入使用。2021年2月,我县集中安置点惠民社区党委在国家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扎实开展“六乱”整治,全面改善农村面貌

  坚持把“六乱”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来打,县四大班子领导分片包乡,乡镇部门协同联动,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累计投入衔接资金1126万元,“拆、清、整、绿、建”五措并举,“交通沿线、村庄街巷、田间地头、农户庭院”四方面重点区域全方位推进,卫生乡镇、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创建评比活动同步开展。清理交通沿线垃圾769.9吨,拆除遗留、废弃的广告牌和无实际用途、有碍观瞻的视觉污染设施113处,整修坑洼路面、隔离带和绿化带142处,绿化美化1561㎡;清理村庄街巷“四堆”3759处、垃圾14333.7吨;清理田间地头废弃物85.9吨。“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正在形成。国省道及交通干线环境干净整洁、绿化美化有序,运煤专线货车抛洒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在全市“六乱”整治交叉验收和三条一号线、国道、省道实地验收中,我县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着力推动“厕所革命”,今年户厕改造任务600座已全部完成。制定出台了《保德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433”长效机制(试行)》,222个行政村中73个村纳入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管护,剩余149个村全部实行分村管护、分乡镇管理,村清扫、乡集中、县转运的垃圾清运模式正常运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加强宣传舆论引导,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门户网站等传统媒体和快手、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宣传报道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工作成效。各乡村通过大喇叭、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宣传政策、答疑解惑,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对“四个不摘”政策的知晓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约四会”、爱心超市等载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正能量讲习活动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正能量活动,有效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在全县营造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继承和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真抓实干,进位争先,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保德“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保德县农业农村局

  排版:韩晋龙


原文链接:https://nyncj.sxxz.gov.cn/zwyw/xzyw/202112/t20211223_37170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