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升“联农带农”成效
发布时间:2021-12-27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以北部湾食用菌产业核心示范区为载体,通过打造“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探索“乡村振兴+行动学习”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升“联农带农”成效,扩大企业影响力,让当地农民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近日,在龙州县北部湾食用菌产业核心示范区的毛木耳种植大棚里,采菌人员、装菌车辆进出繁忙;一排排铁架上整齐排列着菌棒,农户们正高兴采收今年第一茬毛木耳。
“这个大棚是我的,这里面21504个菌棒也是我的。”龙州县龙州镇东合村村民黄桃芳一边忙着采摘一边高兴地说,这是她第一次培育种植毛木耳,经过36天的“精心呵护”,木耳已经“成功出棒”了。当天与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下大棚承包合作生产食用菌协议的18名农户都迎来了丰收。他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种植的毛木耳均已成熟并达到采摘回购的标准。
据了解,龙州县在今年开展“乡村振兴+行动学习”过程中,发现示范区“联农带农富农”力度还不够,群众普遍存在“出资难”问题。为此,县里的“乡村振兴+行动学习”团队召集乡镇干部、企业与农户多次研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用“团体列名法”收集团队成员和种植户的意见,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再用“智慧墙方法针”寻找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举措,找出了症结、开出了药方:一是县政府出台专门推动食用菌种植扶持专项办法,对每个菌棒补助0.25元;二是着力解决群众出资难问题,引导企业先行垫资90%,种植户承担10%,并通过“以货抵债”的方式将产品出售给北部湾食用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两项措施得到企业与农户双方的认可。
“我们帮农户垫付90%的资金,给他们提供菌棒、技术指导、大棚种植基地维护,同时做好供电供水的后勤保障,还负责保价回收农户的产品。”北部湾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云鹏说。
据了解,北部湾公司目前还有56座鱼菇大棚,隶属政府投资建设的农业项目。县里的“乡村振兴+行动学习”项目团队运用“团体列名法”“头脑风暴法”等,把“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变为“企业+农户”,通过承包到户的方式,由农户“出人出力”,公司负责对农户技术培训和指导,保底回收产品,双方签订承包购销协议来明确企业和承包户的责任,既解决了农户最担心的栽培管理技术及销售渠道的难题,也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难问题。
“我们计划将试点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广到56座大棚中,培养一批食用菌种植大户,让农民进阶成为产业工人,为今后全县发展食用菌产业打下坚实基础。”龙州县农委办专职副主任农增先说。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1103045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