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怒江州:促就业服务精准到户到人

发布时间:2021-12-27来源: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创新思路,不断发掘就业渠道,通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东西部劳务输转、特色产业合作社等多渠道促就业,精准到户到人,让11万余脱贫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达到“就业一人,幸福一家”的效果。

  怒江州针对脱贫劳动力缺知识、缺技能的实际,按照省内外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持续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脱贫劳动力有“一双有技能的手”,增加就业竞争力。

  “坐在墙根晒太阳,脱贫了也会返贫。趁年轻去外面闯一闯,只要肯吃苦、多学多干,就能过上好日子。”福贡县子里甲乡金秀谷村劳务经纪人坡相夺说,县、乡干部经常进村入户动员村民参加培训,学好致富劳动技能,外出务工开眼界、长本事。如今,金秀谷村300多位村民到珠海打拼,有了稳定的收入。

  在怒江州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随处可见人社、农业、林草等职能部门提供的烹饪、电工、建筑工、汽修、家政服务等生产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泸水银坡春灵种养开发基地与搬迁社区协调配合,开展重楼种植、管理培训,成立重楼种植合作社,让搬迁社区的30多位老人到重楼种植基地务工增收。“一天收入80元,还包吃住,有车接送,往后的日子更有盼头了。”泸水市和谐社区67岁的搬迁群众更介山说。

  搬迁群众就业和培训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怒江州从州、县(市)、乡(镇)机关中抽调500名干部,组建15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小分队,奔赴15个千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搬迁社区每一栋楼都有就业小分队队员负责,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了50个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点),专门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服务,进一步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就业组织化程度,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今年,怒江州“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输送6065名劳动力赴省外务工。

  “过去辛苦一年收入也就4000多元,现在到沿海城市务工,包吃住,每月工资至少有4000元,一月抵过去一年的收入,你说哪一个好?”在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保洁员职业素质培训班上,泸水市人社局干部给参加培训的妇女算了这样一笔账。

  多形式抓务工宣传动员,激发脱贫人口就业内生动力。近年来,怒江州充分发挥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点)工作人员、劳务经纪人、就业小分队和挂联干部,一对一、面对面向群众精准开展务工宣传动员,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用工信息和培训信息,让更多脱贫劳动力到省外就业增加收入。

  今年,怒江州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调整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后,怒江州积极与上海市浦东新区联系对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衔接工作,印发《浦东新区对口帮扶怒江州劳务协作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组织各县(市)开展政策培训。目前,怒江州已组织3批次122名脱贫劳动力集中输送到上海市就业。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112/t20211227_638566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