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技术 田间著文章——记玉门市恒旺农业示范园区农民田间学校
发布时间:2021-12-17来源: 酒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玉门市恒旺农业示范园区农民田间学校于2017年7月挂牌成立,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农业,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面向需求设专业,面向农民育人才,面向农村搞服务。培育了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和科技致富带头人,为我市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评选为“100个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遴选认定为省级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一、在不断完善基础条件中提升培训实力
依托玉门市恒旺农业示范园区城郊优势和旅游观光农业发展优势,恒旺农民田间学校不断完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培训质量有了大的提高。现有管理人员6人,种植养殖技术专家12人,“土专家”“田秀才”10人;拥有80座高标准戈壁日光温室、128座双列式温室拱棚及100亩特色林果基地作为实训基地;配备办公室、农产品检测检验室及可容纳100人参加培训的4K高清电子拼接屏培训室;具备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与甘肃省农业大学、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玉门市农林技术服务中心、玉门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玉门市科技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二、在不断探索创新培训模式中提升培训质量
一是培训方式上,坚持理论教学与田间实训相结合。根据农民学员不同的学习需求,分批按需筹备师资,充分发挥种植养殖技术专家、“土专家”“田秀才”的专业特长,适时聘请高校专家教授,把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带到田间、课堂。借助实训基地优势,让学员随时随地到田间地头实操实练、即学即用,真正做到面对面讲技术,手把手学操作。在开拓农民视野,引进先进技术上,探索出“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近年来,结合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恒旺田间学校在原有园区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培训渠道,从最初组织学员到玉门镇、花海镇、清泉乡等邻近示范村组观摩学习,到组织学员到金塔、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等周边县市观摩交流,再到走出省外,走向宁夏、陕西、青海等全国先进农业科技示范区观摩学习。这些年来,“走出去”的是一批又一批带着致富梦想的农民学员,“请进来”的则是全国各地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种植技术、经营模式。二是培训时节上,围绕农时季节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抓好农作物开花、施肥、升温、控温、保果、采摘、修剪、休眠等生产关键节点进行培训,农民田间学校将教室搬到了田间地头,面对面宣传,点对点培训,一对一的辅导方式,不断加大农民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使用农民田间学校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充电屋,加油站。三是学习形式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积极响应党中央乡村振兴数字化建设号召,充分发挥“云上智农”APP“互联网+农业”优势,辅导学员应用平台了解最新农业咨询、学习最新农业技术,通过线上学习、线上服务和在线管理,不断提升农民数字化水平,保证线上学习质量。线下学习倡导边学习边讨论,鼓励学员积极交流发言,创新推出有奖问答学习环节,充分调动了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实践、理论知识随时消化吸收,提高了培训质量。根据结业考试成绩、学习期间出勤情况、遵守纪律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评选优秀学员,并从优秀学员中评选优秀学员代表,召开优秀学员代表座谈交流会,畅谈学习心得,提升培训效果。
三、在推广农业新技术中助推产业发展
恒旺农民田间学校注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普及培训,引进测土配方等检测设备,进行科学精准施肥,推广应用无公害化综合防治技术,双面防草反光膜、高效紫光转色膜、膜下节水滴灌、自动水肥一体化系统等高效农业科学技术。利用园区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适合本市的新品种,积极推广成熟的林下种养混合新技术。
四、在扩大培训范围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近年来,恒旺农业示范园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象范围更加广泛,培训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培训内容重点围绕我市“瓜、果、菜、猪、羊、草”六大产业发展,涵盖高素质农民培训、12316“三农”热线宣传、务休闲农业发展、农业政策解读、电子商务、家庭林场、家庭农场、特色林果标准化栽培、林果冬季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养殖产业产品设备展示、动物防疫知识及实操等20余类;培训对象覆盖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林场主、养殖种植大户、防疫员、建档立卡贫困户、返乡创业农民等10余类。带动周边农户7000余户,培养出了一大批种植养殖能手、科技致富带头人。
脚跟在泥土,心系于农民。恒旺农民田间学校秉承“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发展农民”的理念,依托恒旺农业示范园区,不断探索新思路,运用新模式,把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扎实有效推进农民培训工作,培育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近3年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84场次,培训学员2388余人,带动周边农户7000余户,为我市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原文链接:http://nync.jiuquan.gov.cn/nongyeyaowen/xianshiyaowen/20211216/0857300278a8049290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智慧农业”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