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莞乡专家谈 | 林江:东莞乡村振兴应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
发布时间:2021-12-17来源: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作者:佚名
近期,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开展2021年“寻美莞乡”东莞乡村振兴媒体行活动。中央、省、市组成的19家媒体考察团共同见证东莞乡村振兴的成果。
随着一个个园区和项目落地乡村,东莞正走上一条以发展特色产业、盘活土地资源等为抓手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之路。大项目、大工程的落地给东莞乡村带了什么?村民应该如何共享红利?东莞乡村该怎么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走出一条“量身定做”般的道路?今后的产村融合该如何精准发力,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就以上问题,南方日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探讨东莞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特色发展方向。
专家简介
【林江】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广东省财政学会副会长,广州市财政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南方日报:您认为大项目、大工程的落地给东莞乡村带了什么样的发展机遇?您认为该如何让村民同步收获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林江:大项目落地带来的好处其实是给当地的农民或者工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东莞乡村应该珍惜现有的项目机会,以此作为契机,通过发展,模糊城乡的边界。同时让乡村中的农民积极地参与到工厂或者项目的建设中去,往里面注入自身的价值,这样农民才能获得分红和股份,和当地的企业共同成长。而不是发展简单的、传统的厂房出租,只是赚到租金。但想要农民参与是一个需要人才的过程,在初期很难要求农民懂金融、营销、产品和生产管理等。要想引进人才,需要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帮乡村出谋划策。
南方日报:您认为东莞乡村在引入产业发展时应该重点考量哪些方面?如何挖掘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
林江:大规模现代化的生产不太可能成为东莞乡村振兴的一个主要特征,东莞乡村产业应该在特色上做文章,而非在规模经济上做文章。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保留农业农村的生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希望在迈向城镇化的过程中尽量保留一些东莞的农业农村生态和传统文化,保留东莞的传统产业特色。
我觉得,东莞乡村在农业发展上可以尝试把农业和观光旅游业结合起来,发展一些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
同时,东莞乡村可以尝试结合当地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工业,如在有较多种植面积的乡村地区建设农作物的食品加工厂,延伸产业链;可以尝试发展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产业,增强产业和当地的关联性和不可取代性,比如麻涌等地的乡村可以围绕婚宴做特色产品的生产、分包和设计等。
南方日报:从产业振兴的角度出发,您会对今后东莞乡村的产村融合发展提出哪些建议?
林江:第一是规划。因为目前在数字化背景下,从项目来说东莞乡村可以吸引到很多产业,如人工智能、康复器械,又或者是电商、医疗、销售……每个村应该立足于本村的现状,深入观察调研,寻找属于本村发展的道路,之后再去制定规划发展的方案。
第二是区域协同发展。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是很重视市和市、市和镇、镇和镇之间的各种互动,如果乡村想要介入一个产业或者建立某种产业集群的话,一定要有和周边城市、地区的某种产业关联度,如配合其他产业做生产、研发或者营销、财务的基地。在其过程中,镇政府要主动帮助乡村对接相关的投资者,考虑更多的问题。只有达成了良性的互动和沟通,才能促成在产业上的共识,甚至开展长期的合作。
来源:南方日报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ixun/snkd/content/post_36826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