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我省加快推进养殖池塘尾水治理

发布时间:2021-12-17来源: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12月9日从省渔业渔政暨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推进会获悉,我省将加快推进养殖池塘尾水治理,守牢渔业发展的“主阵地”。

  受湖泊“三网”拆除、江河湖库禁捕等因素影响,我省水产养殖面积不断萎缩,精养池塘的“主阵地”作用愈发凸显。发展池塘养鱼,尾水治理很关键。会议要求,各地要按照“谁养鱼、谁治理”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督促养殖主体加大尾水治理投入,改进养殖方式,严禁将不达标的养殖尾水直接排放。

  我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尾水治理模式,推进尾水治理与池塘标准化改造同步实施,实现提品质和扩产能的有机结合。对江汉平原湖区,以集中连片池塘为重点,推行进排水分离,推广“三池两坝”、复合人工湿地等治理模式,普及池塘种植水生蔬菜花卉、生物净化等技术,实现尾水集中治理、集中达标、集中排放。对丘陵山岗地区,以节水降碳设施渔业为重点,可借鉴老河口经验,推广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池塘“零排放”圈养、流道养殖、集装箱养殖等生态高效模式。对零星养殖池塘,以转变养殖方式为重点,指导养殖户有效降低渔药、渔肥、饲料等投入品使用量,通过源头管控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据介绍,我省将充分发挥渔业科研院所的集群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展尾水治理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联合攻关,打造一批治理成效好、养殖效益高、渔民满意的尾水治理典型示范点。充分利用“湖北渔业科技超市”平台,搭建专家、企业、渔民沟通交流的桥梁,及时为养殖主体答疑解惑。加强数据监测,积极引进纳米微孔增氧、水质在线监测等现代化养殖装备,拓宽尾水数据获取渠道,实现动态更新,对承担养殖尾水治理补助项目的主体,同步推进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建设,对排放的养殖尾水及时公开。

  此外,还将建立政府引导、生产主体自筹、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水面向规模化企业流转,采取企业投入、集中改造、反租倒包的形式,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xxlb/202112/t20211214_18729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