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大观区“六个引领”做强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2-17来源: 安庆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大观区委区政府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多举措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乡村振兴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1-3季度,辖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517元,同比增长11.1%;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产值8.465亿元,同比增长9.91%;1-10月份一产投资增速354%,成效明显。

  

  

  

  规划引领明方向。制定出台《大观区“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大观区乡村产业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加快构建“一示范、四中心、三片区”产业发展布局。“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打造长三角智慧农业示范区,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中心,皖西南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皖西南苗木花卉生产交易中心、优质粮仓储加工中心以及辐射皖河农场的观光旅游“三大片区”。

  

  

  

  组织引领强担当。根据国家和省、市政策调整优化及我区实际情况,及时研究、快速构建以《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为主线,以产业、医疗、教育、住房、低收入人口等22个文件为配套的“122”政策体系。成立了大观区实施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出台《大观区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大专班抓好工作推进落实方案》,成立乡村振兴五大专班,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形成各负其责、协同发力工作格局。组建产业振兴等五大工作专班,建立区委常委定点联系乡村振兴重点村工作机制,10名常委带领50家区直单位,组成帮扶团队,定向帮扶相对困难的海口镇10个村,点对点帮助村级谋发展、解难题。

  

  

  

  招商引领促发展。出台《大观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设立产业振兴专项资金,用于产业链延伸、产品品牌打造等,吸引客商投资兴业。坚持领导带头、全员招商,着力推进大项目落地见效。与杭州聚光科技公司合作打造长三角三产融合智慧农业示范区,总投资10亿元,一期核心启动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江苏中南建设集团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72亩中南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已签约,总投资20亿元,征迁工作已启动;总投资5.2亿元的达康天宏智慧全产业链融合项目签约入驻。三大重点项目将充分发挥引擎作用,有力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安徽省蒸谷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优质粮食综合加工、南京雨润地产智慧农业项目等10个亿元项目正在积极洽谈。

  

  

  

  基地引领提效益。围绕“一示范、四中心、三片区”产业布局,编制《大观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依托海口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示范区入驻农业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组织120余家。涵括了果蔬种植、苗木花卉、甲鱼养殖、农家乐、科研等多种领域,形成了以红星生态、金大地、金隆园等公司为龙头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永强禽业为代表的番鸭养殖基地、美好甜园公司为代表的观光采摘园基地及西江水产公司的特种水产西江养殖基地。示范区内常年蔬菜种植面积7500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500余亩,年产值超亿元;水产养殖面积2710公倾,渔业总产值18864万元,西江水产养殖公司年产甲鱼苗34万只,年产值320万元。

  

  

  

  主体引领抓示范。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辖区注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余家(其中家庭农场130余家、合作社70余家),创建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1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1家,涵盖粮油、养殖、水产、种养结合等领域,为各类人才在乡村发展产业和实现价值提供广阔舞台与空间。

  

  

  

  品牌引领拓市场。始终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作为核心任务,立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水平,有效推动了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截止目前,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2家、省级蔬菜标准园1家、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家、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家。累计认证中华老字号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安徽名牌产品3个、安徽省著名商标5个、绿色食品企业18家52个产品、无公害企业14家46个产品、有机产品企业2家6个产品。(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稿人:陈昌华)

  


原文链接:http://nync.anqing.gov.cn/xxfb/xxlb/20012854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