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翠屏区“七抓手”开展十年禁渔工作

发布时间:2021-12-17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是规范组建渔政协助巡护队伍。制定《宜宾市翠屏区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员招募工作办法》,按照中、省、市有关要求招募20名渔政协助巡护队员组建翠屏区渔政协助巡护队伍。招募工作参照事业人员公开招录,标准明确、程序严格,采取资格审查、体能测试、面试考核、政治审查和公示等环节,公平、公正、公开招募。分两次从退捕渔民中招募15人、社会公招5人,对协助巡护队员进行岗前培训后,按照岗位选择将协助巡护队员分配到各沿江镇(街道),全面开展巡护工作,巡护人员待遇参照城管协管员:每人每年4.5万元经费包干。巡护队伍运行以来,劝离游钓人员2000余人次,暂扣鱼竿500余根,宣传长江禁捕10000余人次,全区禁捕江段游钓行为几乎消失,周边群众对长江禁捕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是率先完成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以劳代偿”执行。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区法院对非法捕捞公益诉讼被告宋某、牟某、邱某、万某采取“以劳代偿”的方式执行,要求违法人员进行为期十五天的巡护,开展鱼类保护宣传,以身说法、以案普法,倡议沿江居民共同守护我们的母亲河,让宜宾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这是宜宾市首例环境资源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以劳代偿”案件,该案完善了环境资源类公益诉讼案件替代性劳务赔偿机制,也进一步宣传了长江禁捕。该案的执行,进一步震慑了潜在的非法捕捞违法分子。

  三是禁捕网格化管理。翠屏区在河长制巡河员的基础上,统筹各镇、街道城管协管、社区工作人员等,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各级主体责任,畅通上下交流机制,将日常巡查责任下沉村、社两级,一经发现异常问题,由镇级快速上传,区级执法部门立即开展针对性的执法工作,有效确保打击非法捕捞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全区共有234名河长制巡河员参与到长江禁捕巡查工作,其中长江、金沙江、岷江流域37人。同时将禁捕和河长制工作相结合,在各级河长制公示栏上标注对应的河流禁捕情况、举报电话等。

  四是强化禁捕宣传。制作大中型永久性禁渔宣传牌30块、宣传栏50个,在重要点位张贴禁渔横幅200余副、禁捕通告1000余份,发放禁捕宣传资料4000余份,在涉渔餐饮企业张贴“拒食野味,保护长江”等宣传海报10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公布渔政举报电话,印发《翠屏区非法捕捞有奖举报办法》并广泛宣传,对非法捕捞举报复核属实的每次奖励1000元。针对游钓顽固分子采取入户宣传、亲友宣传等方式,向所在社区、亲友、邻居宣传长江禁捕,以此增强其对长江禁捕的认识。形式多样的宣传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对“禁捕令”的知晓率和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意识形成禁渔、护渔的社会氛围。2021年以来,全区非法捕捞举报经复核均不属实,全区无电、毒、炸鱼等破坏水域生态环境的行为。

  五是全面清理自用船舶。出台《宜宾市翠屏区乡镇船舶安全整治工作方案》、《宜宾市翠屏区涉渔自用船舶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专项整治乡镇三无船舶,整改取缔有涉渔设施的船舶,先后开展4轮排查,取缔拆除三无船舶228艘,对全区所有自用船舶规范管理,目前全区保留自用船舶99艘,自用船舶均进行登记备案、核定名号、统一标识、界定用途、划定航区、签订禁捕承诺书,并均有“一对一”包船联系人,杜绝自用船舶用于非法捕捞等用途。翠屏区江面已无捕捞船、网,实现清船、清网、清江、清湖,无捕捞渔船、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的“四清四无”工作目标。

  六是接入区水利局视频监控系统。由于建设视频监控系统耗时长、资金投入大导致建设缓慢的客观原因,为无缝隙的对全区重点水域进行监控,翠屏区在建设渔政视频监控系统的同时接入区河长办监控信号,共享沿江视频监控信号,对全区禁捕重点水域实施全时段、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沿江非法捕捞、游钓等违法行为。

  七是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翠屏区高度重视长江禁捕渔政“六有”建设。在设立渔政执法中队、增加渔政执法预算等措施外,区渔政购买执法装备提升执法能力,大型执法设备的采购正在走流程,2021年翠屏区渔政已经购置冲锋舟1艘、无人机1架,对陆路难以到达的区域开展巡查,全区做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进行执法巡查。同时沿江镇、街道结合河长制工作将防汛冲锋船艇用于禁捕巡查,无相关设备的镇、街道新购置冲锋舟等用于日常巡护。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1/12/16/4e6a2db2ec584c37b8d9dd6b1ce12a0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