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吉林种粮大户高产经验:创新方式方法 再迎丰收年!

发布时间:2021-12-16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又是一个丰收年!”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沙河镇盈仓村农民高广勇面带欣喜,站在自家粮仓望去,黄澄澄的玉米堆成了一堵高两米、长约30米的墙。今年,高广勇承包了150亩土地,据他估算,每亩地产量可以达到800公斤。   2018年,35岁的高广勇返乡务农,成了村里第一批尝试保护性耕种的农民。可盈仓村属于丘陵半山区,发灰发白的白浆土较多,农村常用的平播耕种方式也不完全适配当地土地,老高碰上了难题。   第一年,高广勇边种地边记录问题。等到冬季农闲,他就自己动手改装起农机。深松机的挖地钩子本来比较厚实,老高在上面又套上一个薄片,“挖起地来更有劲”。板结的土壤得到疏松,种出的作物根系更加发达。“让庄稼在地里吃饱吃好,秆的生命力都那么旺盛,上面结出的玉米粒肯定更饱满。”   “大爷,您掂掂,我种出来的玉米是不是沉一点?”保护性耕种后,老高地里的粮食产量从最初的每亩500公斤到如今年年攀升,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他还经常在自家地头“开班授课”,和村民分享经验。   接触中,高广勇发现一些农民不是不接受保护性耕种技术,而是“弄不明白具体该咋做,自然就不敢做。”   为了让技术更好理解,高广勇和朋友赵新凯模仿孩子上学用的思维导图,画了张丘陵半山区黑土地保护性耕种技术要点导图。春季作业、苗后除草、病虫害应对……这几年,高广勇总结出的难题,在导图上都给出了答案。初稿完成后,高广勇请教了专家,让导图措辞更规范严谨。   如今,这张导图传到了许多农民手中。“之前书上全是字,那咱真是看不进去,现在不一样了,来年春耕就按这个来了!”沙河镇纯堡村村民赵纯发说。   “我想在适用本地的前提下,让大家都好上手。”吃完午饭,高广勇就跑来围着农机打转,“我给自己留的‘寒假作业’是把条耕机也改喽,春耕让大家用上!”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12/t20211215_83228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