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种粮大户高产经验:创新方式方法 再迎丰收年!
发布时间:2021-12-16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又是一个丰收年!”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沙河镇盈仓村农民高广勇面带欣喜,站在自家粮仓望去,黄澄澄的玉米堆成了一堵高两米、长约30米的墙。今年,高广勇承包了150亩土地,据他估算,每亩地产量可以达到800公斤。 2018年,35岁的高广勇返乡务农,成了村里第一批尝试保护性耕种的农民。可盈仓村属于丘陵半山区,发灰发白的白浆土较多,农村常用的平播耕种方式也不完全适配当地土地,老高碰上了难题。 第一年,高广勇边种地边记录问题。等到冬季农闲,他就自己动手改装起农机。深松机的挖地钩子本来比较厚实,老高在上面又套上一个薄片,“挖起地来更有劲”。板结的土壤得到疏松,种出的作物根系更加发达。“让庄稼在地里吃饱吃好,秆的生命力都那么旺盛,上面结出的玉米粒肯定更饱满。” “大爷,您掂掂,我种出来的玉米是不是沉一点?”保护性耕种后,老高地里的粮食产量从最初的每亩500公斤到如今年年攀升,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他还经常在自家地头“开班授课”,和村民分享经验。 接触中,高广勇发现一些农民不是不接受保护性耕种技术,而是“弄不明白具体该咋做,自然就不敢做。” 为了让技术更好理解,高广勇和朋友赵新凯模仿孩子上学用的思维导图,画了张丘陵半山区黑土地保护性耕种技术要点导图。春季作业、苗后除草、病虫害应对……这几年,高广勇总结出的难题,在导图上都给出了答案。初稿完成后,高广勇请教了专家,让导图措辞更规范严谨。 如今,这张导图传到了许多农民手中。“之前书上全是字,那咱真是看不进去,现在不一样了,来年春耕就按这个来了!”沙河镇纯堡村村民赵纯发说。 “我想在适用本地的前提下,让大家都好上手。”吃完午饭,高广勇就跑来围着农机打转,“我给自己留的‘寒假作业’是把条耕机也改喽,春耕让大家用上!”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12/t20211215_83228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我省冬季地产蔬菜自给率达11%
下一篇: 省政府发布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励名单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