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探索邻里厨房新模式 助力乡村治理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1-12-07来源: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2019年以来,宜城市聚焦乡村“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生活照护问题,将建好邻里厨房作为打造共富富裕、推动文明先行的实践切口,作为保障民生优享、实现老有所养的有效路径,作为发挥共治优势、提升治理效能的创新探索,坚持多方联动、同向发力,推动邻里厨房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坚持政策引领,做好顶层设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要求和精准扶贫工作“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要求,聚焦困难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吃饭质量、吃饭成本和人文关怀等问题,宜城市组织专班到浙江、贵州等地考察学习,结合宜城实际,制定出台乡村振兴“1+9”方案,要求“推进邻里厨房建设”,并将其作为宜城市整治农村人居环境“12345+1+N”模式的“+1”项,明确一村因地制宜建设一个邻里厨房任务;先后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现场会,对邻里厨房建设的科学选址、管理制度、要素保障等进行安排部署;将邻里厨房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年底实绩考核内容的加分项,鼓励镇、村推进邻里厨房建设。

  二、坚持改革破题,加强要素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力、物力、财力可持续投入是邻里厨房的制约瓶颈和关键所在。宜城市抢抓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期,对农村宅基地进行全覆盖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深入推行村级清产核资,收回集体三资和旧宅基地,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福利院、日间照料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等阵地资源,有效解决邻里厨房的用地问题,比如小河镇曾洲村将老配电房收回后改造成为邻里厨房,大冲村结合村福利院建设邻里厨房,刘猴镇赵咀村将原村党群服务中心腾出置办邻里厨房。通过改革,该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由改革前的2470万元增长至1.2亿元,村平收入由13万元增加到63万元,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过10万元,空壳村全面消除。通过上级政府政策帮扶、村集体自筹、社会捐赠、经营辅助等资金来源,有效解决了邻里厨房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雷河镇民主村将政府政策支持、村集体太空莲产业支撑、对外经营收入整合,保障邻里厨房运行,累计服务就餐人员达10000多人次,惠及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群体100余人。

  三、坚持典型引路,探索运行机制。通过自愿+定点等方式,首批确定雷河镇民主村、小河镇曾洲村、大冲村、刘猴镇赵咀村等村作为试点,科学制定运行机制。一是科学确定对象。各村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明确爱心食堂就餐对象范围和伙食标准,分类别确定就餐补贴。如雷河镇民主村规定精准扶贫户和五保户、低保户每人每餐3元,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每人每餐5元,其它自愿来就餐的村民每人每餐10元;就餐标准为3人及以下每顿保证一荤一素,4-6人保证有一荤两素一汤,7人以上保证有两荤三素,保证既经济实惠,又干净卫生。二是灵活就餐方式。对有行动能力的,鼓励他们到邻里厨房就餐,对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采取爱心人士送餐上门的方式,帮助他们就餐;三是签订服务协议。一方面与到食堂就餐的对象签订简约协议,包括用餐标准、支付办法、承担义务、安全责任等。另一方面对固定在食堂的厨师和志愿帮工服务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学生等志愿者,也签订了协议,明确服务标准、卫生、保管、安全责任等。四是先公益后市场。邻里厨房主要任务是保障特殊群体吃饭问题,但本着面向大众、资产利用、市场驱动、休戚与共的原则,探索公益化、市场化两条腿走路,为邻里厨房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市场化模式。

  四、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建设邻里厨房,体现的是文明的温度,彰显的是治理的水平,承载的是为民的情怀。宜城市将组织主责与群众主体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带动起来,凝聚推进邻里厨房的强大合力。一是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力。坚持民事民办、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原则,邻里厨房的选址、服务对象范围、就餐补贴、服务人员选定等,都是经过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并做好公开公示,让邻里厨房的每一项事务都有群众参与,每一个环节都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充分发挥农民创造力。将邻里厨房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利用餐前饭后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实现功能多元化。民主村将邻里厨房一室多用,群众在茶余饭后可在邻里厨房餐厅内拉家长里短,丰富精神生活,每逢寒暑假,该村1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义务到邻里厨房打扫卫生,帮助留守儿童辅导功课,最大限度发挥邻里厨房友爱互助的功能。三是全面提升社会凝聚力。广泛发动共建合力,引导乡贤、餐饮企业家等社会各方力量携手共建,提升邻里厨房生命力。小河镇曾洲村发动驻村企业、合作社、本村能人开展专项援助,基本实现邻里厨房的食材采购高质量、低成本;雷河镇民主村在农闲时节,组织村里妇女到邻里厨房帮厨,实现爱心传递,形成良性循环。

  虽然宜城市邻里厨房建设工作已经起好步、开好局,但在全面推开时还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一是公信度问题,服务对象、管理人员、志愿者的人选,需要得到大家认可,捐赠、下拨和采购物资、收支需要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可持续问题。不仅需要政府、村集体的持续投入,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还要全面加强规范管理,特别是食品安全、疫情防控、出行安全、特殊餐及送餐上门、节假日加餐等,让群众吃的安全放心舒心。三是一般粗问题。邻里厨房建设需要因村制宜,必须综合考虑有服务对象需求、有稳定经济来源、有干部群众参与、有合理运营模式、有合适可用场地等情况,确保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四是防炒作问题。当前网络媒体发达,容易将邻里厨房定性为公务食堂、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等,需要加强引导、宣传,形成共识,引导更多社会人士关心支持邻里厨房建设。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zt/xczxtzxm/ycxxczx/202112/t20211206_265727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