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蚕桑文化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发布时间:2021-11-29来源: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在市县申报、省级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初审、评议、公示、综合评估等程序,最终认定全国21项传统农业系统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吴江蚕桑文化系统成功入选!
中国自古以丝绸闻名于世,作为丝绸发源地之一,吴江享有“蚕丝之乡”和“丝绸之府”的美誉。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栽桑养蚕,缭丝织绸。明清之际,丝绸业大有发展,震泽丝市,盛泽绸市相继兴起,新中国成立后,七都镇开弦弓村成为吴江典型的蚕桑村,开弦弓丝厂也成为现代乡镇企业的鼻祖。
吴江养蚕有着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自古,吴江蚕农在家中养蚕,蚕室设在住宅内。谷雨前后采用家庭人工暖种,促进蚕卵孵化。刚孵出而未饲桑的蚕为蚁蚕。用鹅毛将蚁蚕轻掉下移至蚕座的过程称为收蚁。“养好小蚕一半收”便是蚕农宝贵的实践经验,蚕儿一至三龄为稚蚕期,四至五龄为大蚕期,五龄大蚕谓熟蚕。将熟蚕拣出放到适宜结茧的器具上吐丝结茧,俗称“上山”。接着是采茧,又称“落山”。采茧时一般要将双宫茧、柴印茧、薄皮茧等次茧和下脚茧(烂茧)与好茧分开贮放,分别出售,以提高缫丝原料茧的质量。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蚕丝产品日益丰富,其中,苏州宋锦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齐名中国三大名锦,2014年,苏州宋锦成为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面料,连续六年亮相G20杭州峰会、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被外交部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和接待贵宾的礼物。
吴江蚕桑文化系统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态、经济与文化的价值,更是吴江人民农耕智慧的体现。如今,吴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东桑西移”等国家战略,探索出独特的蚕桑产业扶贫模式。面向国际,吴江致力于重振丝绸产业贸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贸易合作,进一步提升吴江丝绸的国际影响力。未来,吴江将继续从传统产业和文化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为乡村振兴描绘出更加宏伟的蓝图。
原文链接:http://nyncj.suzhou.gov.cn/nlj/sqdt/202111/ac186d00b3e54595b5546abd5e65b70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