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村民在线”平台 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玉门市玉门镇“村民在线”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发布时间:2021-11-29来源: 酒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近年来,玉门镇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实现智慧农业为目标,发挥城郊区位优势,探索出“互联网+村民在线”新模式,搭建起集热线连接、物联操控、电商服务、产品追溯、村民办事于一体的农业农村网络化服务平台,有力推动了数字乡村建设。
一、基本情况
玉门镇地处玉门市新市区近郊,现辖南门、东渠、代家滩3个行政村、22个村(居)民小组,区域耕地总面积2.3万亩,现有户籍人口3567户、11274人,其中实际从事农业生产人口2995人。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城郊优势,十分注重网络服务平台的建立,持续发展以日光温室为载体的设施蔬菜产业1750亩,年产值3500万元以上。在沙梁子社区形成60万只活羊交易市场,年屠宰分割及副产品加工20万只以上,辐射带动周边瓜州、敦煌等县市的羊只交易,年产值4.2亿元左右。2021年农业增加值432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27元。
二、特色做法
(一)搭建热线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公开畅通
玉门镇依托“玉门市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针对农业智能化水平低、农产品低价卖难、村镇办事程序多效率低等实际问题,委托成都西辰软件有限公司开发了“村民在线”网络化服务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小程序,将热线连接、智慧农业、村务公开、水费收缴、惠农资金5个子板块整合归纳进村民在线乡村公告板块。在这里,镇村两级的所有公示公开信息均会及时全面的上传至所属板块内,供所有村民查看。2020年,玉门镇在建立的“村民在线”平台优化“12316”三农热线服务站,为农户提供便捷式现场答疑,种养殖农户通过“12316”热线,破解了生产技术难题,获取了市场信息。通过信息化公示公开,打通了乡镇工作信息闭塞,政策宣传难以做到全覆盖的痛点和难点,既能让群众及时了解村上当前的相关工作情况,也能让群众实时监督各项资金支出、重要事项决策情况,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搭建村民办事平台,促进程序规范精准
玉门镇将村镇两级办理的全部事项整合归纳进村镇办事、证明专区,并且与市民中心数据互通,实现村民办事一站式服务。在村民在线,村民想要办什么事,只需要进入村镇办事、证明专区点击即可。点击进入后,基本信息、办事流程图、申请材料、收费标准、结果样本、收费依据6个板块依次排布,村民依照办事流程图在申请材料栏中下载样表填写,再拨打基本信息中的办事人员联系电话沟通具体办事时间,即可到村委会一次性完成办理。网络化的办事流程不仅大大节约了村民的办事时间,也是玉门镇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力举措。
(三)搭建物联操控平台,促进农业智能高效
玉门镇在“村民在线”服务平台中将智慧农业作为重要子板块,向广大设施种植农户适时推送。早在2019年,玉门镇就在恒旺农业园区率先试点建设6座物联网塑料大棚,通过职能手机APP控制大棚自动卷帘、自动施肥等情况,实时观测大棚温度、光照度、CO2浓度、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大大节省了经营户的劳动时间成本,提高了科学生产水平。2020年通过“村民在线”平台,玉门镇顺兴现代农业园区建立物联网云平台,引进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对温室生产进行监管和控制,实现按需、配比控肥控水。
(四)搭建电商服务平台,促进主体孵化创业
玉门镇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依托“互联网+村民在线”等服务新模式,建成集公共服务中心、孵化中心、培训中心、O2O体验中心等为一体的电商服务中心,建设集电商微商孵化创业、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生态观光等主体的综合性电商微商孵化创业基地,成功孵化企业13家,孵化个人164人。该镇利用312国道人流、车流、物流密集的优势,整合商贸流通、仓储物流、邮政、供销、快递等各类资源,建成线下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通过线上“村民在线”平台,及时将温室蔬菜、精品水果等农产品配送上线,确保特色农产品在5天内保鲜配送到全国各地,解决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缓慢、腐烂变质的问题。
(五)搭建产品追溯平台,促进品质效益提升
2018年以来,玉门镇针对部分农特产品滞销和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等问题,大力实施农业下游畅通工程,建立玉门镇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成3个村级农产品检测服务点,实现了统一开通网店、统一制作二维码、统一培训指导、统一配置设备、统一装饰装修、统一考核验收的目标要求。在淘宝、京东、苏宁建立玉门特色馆,注册沙田香、祁连青圣、广源牧业等三个电商品牌,对网络销售产品进行统一包装设计、统一品牌打造、统一销售价格。“村民在线”平台建立后,镇村按照“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的要求,对葡萄、樱桃、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形成追溯二维码,确保网购产品质量有追溯、有保障。
三、经验成效
1、网络化让交流互动方便快捷。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便捷的网上交流是建设文明和谐乡村的重要手段。玉门镇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的“村民在线”,村民在线的交流互动板块是村民畅所欲言的交流阵地,每位村民经过实名认证后即可发布信息,约活动、求帮助。这种灵活快捷的程序小平台,用交流打破隔阂,用互动消弭矛盾,用理解创造和谐,不仅没有让村民之间更加疏远陌生,而是成为新时代乡土人情的新时尚。
2、数字化让数据统计高效可视。在大数据时代,让数据说话,助力决策精准,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村民在线大数据分析平台包含了玉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后台大数据,可以对全镇村民家庭的基本信息、种植养殖信息、房屋、车辆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统计,是全镇数据分析的智慧中心和指挥中心,为玉门镇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养殖规模等决策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成为玉门镇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工具。
3、信息化让农户办事规范精准。玉门镇通过“村民在线”平台,将民政、低保、养老保险、村民办事、监督等相关内容统一整合,对全镇村民家庭的基本信息、种植养殖信息等信息进行全方位收集录入,在线提供网上办理事项预约、公示公开监督、信息快报浏览、交流互动宣传等多方面的便民服务需求,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要求。
4、智能化让手机应用安全可靠。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可以大大促进农户手机应用与农村生产农村生活深度融合。玉门镇依托“村民在线”平台,采取聘请专家现场授课与现场提问、手把手教等方式,开展电子商务、智能生产、远程管理、政策法规等多方式的手机应用能力培训,使广大农户熟练掌握智能控制、新农具运用、电商销售、市场行情、农业技术、质量安全监管等知识和技能,让手机真正成为生产“新农具”和生活“新帮手”。
5、人性化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于村民来说,每年农产品价格怎么样,来年种点什么,养老、子女教育有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可能是他们更加关心的话题,而这些,群众都可以在村民在线中交流互动。通过村民在线,让镇村干部更加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可以让农产品由零散变集中销售,让个体务工变承包施工,甚至可以对化肥、农药、煤炭等使用量比较高的农用物资开展集中购买服务,既掌握了村情民意,又切实解决了村民的急难问题,更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推动智慧农业、智慧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jiuquan.gov.cn/nongyeyaowen/xianshiyaowen/20211124/1146577458038d9f79b.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