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东莞市井美村:因一口古井得名

发布时间:2021-11-29来源: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作者:佚名

  

  5bfd99d54ef23b0b4b8208a566939725.jpeg

  东莞市有不少古村。

  其中有一个因井得名,那便是于明朝洪武年间立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东莞市东坑镇井美村。

  “道长人远须停步,井美泉甘且共尝”,清代井美籍举人的佳联,一直让井美村人津津乐道。

  2f13c4ca1b2483919676943d7b7bf8ca.jpeg

  只是由于年代更迭,当年的美井甘泉,现在已不再为村民饮用,但美井却被挖掘出许多“井”文化,周边也建了小亭、文阁凉亭,增多配置雕刻对联、石刻石碑,文阁路沿街楼宇的外立面进行了岭南风格改造,旧村外立面进行了加固和完善,井美村景观节点的周边通过种植绿植,丰富了景观效果。

  村民都说:大变样!

  的确,曾经朴素古老的井美村,如今犹如精心打扮的姑娘,显得格外净洁、亮丽。能不招人喜欢?!

  ee74962f82ca5c3980b3673b9ddfed31.jpeg

  深圳特区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村容村貌,创建美丽乡村,井美村拆除了危弃房、乱搭乱建建筑,对巷道进行清理,以“会堂——古巷——大井——墙绘——沙井头——鱼塘——红荔公园——村史馆——文阁”路线作为示范,带动了周边村民对自有房屋进行改造。借助特色精品示范村项目,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实现覆绿,新种植或更换乔木、灌木,见缝插绿,种植地被。

  举目四望,井美村绿化美化已实现全覆盖。

  除了绿植,井美村还推进住房风貌整治工作,投资约200万,采取符合岭南特色的复古形式对中心街、宗祠街等多处房屋外立面进行修缮美化,结合井文化和东坑当地传统文化,绘制彩绘,确保住房外立面基本统一的同时,呈现农村特色,点缀井美村浓郁的人文氛围。

  记者在井美村看到,有一个红荔公园,面积不大,影响深远。

  a147b4e2f65cde1f9f122302e0a157e4.jpeg

  据介绍,1975年7月6日,时驻井美大队的东坑公社领导提议,把丰收的荔枝献给毛主席,并从荔枝园挑选了一批新鲜荔枝,于当天送上飞机。一个星期后,当时的井美大队长收到了中央办公厅的来信,以及按当时荔枝市价退回来的28.8元款项,信中写到“收到你们寄给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荔枝九十斤,感谢你们对伟大领袖的尊敬,按照中央领导干部不许接受群众礼物的规定,现按物价退还荔枝款给你们”。

  今年年初,井美村重新对红荔公园进行提升。如今,红荔公园已成为东坑镇首个结合“红色基因”与“荔香文化”的红色阵地,越来越多人慕名而来,倾听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力量。

  东坑镇井美村村委委员谢荏全表示,下一步,希望将井美村打造成为集古村保育、文脉传承、党建学习、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岭南“井文化”与田园生态文化名村,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献荔枝给毛主席”的历史故事。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ixun/snkd/content/post_36674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