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乡村旅游 风景正好

发布时间:2021-11-29来源: 黄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秋末冬初,草木凋零,大冶市殷祖镇塘下村明霞白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千亩生态茶园却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

  “目前茶园种植面积达1280亩,今年产了5千斤白茶,预计明年产量可达1万斤。”蓬勃生长的茶树给合作社负责人骆名雄带来的,还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基本上每天都有人过来登山赏茶。”为了吸引游客,骆名雄特意在山脚广场安装了大屏幕,滚动播放“殷祖白茶”宣传视频。

  “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辅相成,村里目前正在筹划开办民宿,供游客体验农耕乐趣。”骆名雄说,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塘下村已经办起了3家农家乐。

  乡村旅游是新时代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先后打造了桃花、槐花、樱花、玫瑰花等乡村旅游赏花节庆活动品牌,大冶市刘仁八镇的龙凤山庄现代农业产业园、阳新县太子镇的父子山健身绿道等地日渐成为城市居民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规划不足、品牌不响、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为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让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民革市委会、市政协经科委相继提出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关提案,就促进农旅深度融合、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献计出力。

  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距塘下村几公里外的江畈村,在外从事园林古建多年的黄国荣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高标准进行村庄建设、美化乡村环境、打造山谷书院,将诗情画意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之中。“村里环境变好了,来的游客也多了。”黄国荣说。

  据市文旅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提案办理人曹杰介绍,我市去年旅游业产值达54亿元,乡村旅游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提案建议,我市要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沉淀厚重以及产业特色和交通区位优势等特点,把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文化、养老、养生、创意等多个产业相结合,打造出与众不同、无法复制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和产业群。

  塘下村、江畈村所在的殷祖镇,目前正在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拓展文旅产业。“我镇立足旅游资源禀赋,打造以红八军建军旧址、红十二军建军旧址等为代表的南山红色文化和以樱花节、白茶节为代表的北山乡村旅游文化。”殷祖镇党委副书记乐海涛透露,镇里委托中南设计院,对旅游产业进行了整体规划,也正在计划开办茶果开发公司和文旅公司具体推进项目。

  据了解,2019年编制出台的《黄石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已经对包含乡村旅游在内的多产融合旅游发展体系和模式进行了规划。今年,市文旅部门邀请了全国知名旅游规划设计团队编制了《黄石市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着力构建工业史诗·都市文博区、山水康养度假区、乡村休闲度假区等“一心引领、两带并进、三区支撑”的空间格局。市文旅局将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旅游培训和宣传促销力度,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把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和增长极。

  


原文链接:http://nyj.huangshi.gov.cn/nyzx/mtxw/202111/t20211123_8556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