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数字村庄建设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1-11-29来源: 南阳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记者陈晨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蒋晓芳

  “大棚内安装了电子传感器,湿度、温度、虫害等数据实时掌控。在‘棚司令’的助力下,600亩红薯动动手指就能轻松管理。”种了半辈子地的农民刘天合咋也没想到,种红薯会变得如此轻松。

  11月26日,记者走进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岗坡村饮马泉薯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天合和十多个农民正从2500平方米的地窖往外搬运红薯,准备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红薯储存温度需保持恒温。以往我需要经常去地窖进行人工通风,生怕红薯发霉变质,现在有了‘棚司令’,超过温度后地窖就会自动启动排风设备,省时又省力!”看着地窖内的150万斤红薯,刘天合笑着说。

  刘天合接连夸赞的“棚司令”,其实是淇滨区深入实施乡村产业数字化,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的具体应用:通过在大棚内安装智能监控、小型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全套数字化监控设备,管理者仅凭一部手机就能全方位掌握农业生产状况。

  作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之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推动淇滨区的传统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类似饮马泉薯业合作社的智慧农业园区,如今在该区已有6个。然而,“数字化”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

  “目前我们已将‘数字化’的触角延伸至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让‘互联网+’真正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淇滨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卫强介绍。

  在李卫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钜桥镇塚儿章村村委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塚儿章村数字宝盒广场”。不大的广场内,整齐地摆放着自助洗车机、共享充电桩、共享快递柜、共享饮水机等融入数字化元素的新型基础设施。

  “家门口有了充电桩,再不用专门跑到区里充电了。”谈及村子里安装的这一排智能设备,正在给自家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的村民李齐廷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得益于数字技术的推动,塚儿章村村民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个平台汇集了智慧党建、村务公开、村民服务、5G智慧农业等8个板块,村民不仅可以直观了解村子的历史、建设布局及周边环境情况,也可详细了解村务工作开展情况,大大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塚儿章村数字乡村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邢玉洁打开该村的服务平台向记者介绍,中心还可为村民提供政务服务、生活缴费、农资购销、助农存取款等服务,让村民真实享受到了“办事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时代发展红利。

  “‘数字宝盒’和数字乡村服务平台是我们围绕生产、生态、生活等领域,在辖区村庄内开展的‘一村一套餐’的定制服务。目前,已基本完成岗坡村、牛横岭村、塚儿章村等5个定制版数字村庄建设。”李卫强表示,他们将持续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赶考路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zwdt/gnxx/47245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