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振群家庭农场:高素质农民高技术设备成就高质量农业

发布时间:2021-11-29来源: 南阳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记者曹国宏通讯员丰兴汉张旭张利巅

  小雪时节,唐河县沃野田畴上麦芽萌动、新绿初绽。

  城郊乡党坡村振群家庭农场,“老把式”乔振群正忙着察看小麦苗情。“今年小麦比往年晚播十几天,影响不大。不过,从今年的气候特点看,要想打好丰收的底子,种地管理时机把握不住、技术含量不高还真不中!”

  乔振群的自信来自他深耕的沃土和心仪的职业。

  藏农于心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说是“老把式”,其实乔振群还不算老,今年50岁。

  初中毕业后,在不少农村青年背起行囊外出打工时,乔振群看着不少土地撂荒,心中充满了惋惜和不舍。种地很苦,种地也能挣钱!乔振群站在地埂上,挺了挺脊梁。

  2009年,乔振群和7名朋友联合,以每亩地承包价520元的价格签订了3年合同,把几千亩地承包下来,第一年就收入了80多万元。

  2013年,他成立了家庭农场,承包耕地2600亩。乔振群说:“靠土壤改良、耕作技术,极端天气的影响能降到最低限度。说到底,还是装备和技术给了底气,种地就是一个技术活儿!”

  在家庭农场后院,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无人机、粮食烘干机等各类装备配置齐全。乔振群说,看一眼,心里就格外踏实。

  揽技于身对这个职业干得勤恳

  把农业看成职业,就得有专业的人来干活儿。这是乔振群的认知。

  在家庭农场外面最醒目的位置挂着几块亮眼的招牌:“唐河县汤红农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实操基地”“南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训基地”“唐河县专项职业能力实操考试基地”……与之相匹配的是乔振群像宝贝一样珍藏着的一本本职业和培训证书。他进修了中专学历,学习锲而不舍,被评为河南省产业技术指导员、南阳市最美农业人,成了南阳市农民田间学校副理事长。他的家庭农场成了培育新农人的摇篮。

  “我每年都要参加县内外学习培训10次以上。”乔振群说,智慧农业是个好东西,在大棚里装上远程控制系统,里面的湿度、温度、病虫害等情况一部手机就能掌握,如果需要通风透光,轻轻一按就能实现,省心省时又省事。

  种粮也让乔振群种出了新意,订单农业让他得到实惠。他种的2400亩小麦全部采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其中的1600亩“郑麦113”直供一家大型酿酒集团,每斤高出市场价8分到1毛钱。

  寄梦于新对这条路看得通透

  初冬的振群家庭农场,每一天都是一场忙碌。乔振群的两个女儿乔鑫、乔淼更忙,不停地指挥着工人将收购的“唐河红薯”入库储存,为电商平台备货。

  “我这两个姑娘可不简单,都是本科毕业,都在外面当过企业高管,都取得了唐河县第一代农业无人机操作证书,都是专业机构培训出来的电商人才。”说起女儿,乔振群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她们是乔家的‘农二代’,是我合格的接班人。”

  姐妹俩一年电商收入都在百万元以上。为保证货源,姐妹俩投资30万元建了3个保鲜库。

  “能吃苦,接受新事物快,完全具备新型职业农民的潜质。”乔振群对女儿评价道。

  “我们要亲眼看着农村变成令人向往的地方,农业变成充满希望的产业,农民变成让人羡慕的职业。”乔鑫说。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zwdt/bdxx/47165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