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炭疽病防治
发布时间:2021-11-29来源: 石家庄农业农村信息网 作者:佚名
症状
枸杞炭疽病俗称黑果病.主要为害青果、嫩枝、叶、蕾、花等.青果染病初在果面上生小黑点或不规则褐斑,遇连阴雨病斑不断扩大,半果或整果变黑,干燥时果实缆缩;湿度大时,病果上长出很多桔红色胶状小点;嫩枝、叶尖、叶缘染病产生褐色半圆形病斑,扩大后变黑,湿度大呈湿腐状,病部表面出现粘滴状桔红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传播途径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枸杞树上和地面病残果上越冬.翌年春季主要靠雨水把粘结在一起的分生孢子溅击开后传播到幼果、花及蕾上,经伤口或直接侵入,潜育期4m6天.该病在多雨年份、多雨季节扩展快,呈大雨大高峰、小雨小高峰的态势.果面有水膜利于孢子萌发,无雨时孢子在夜间果面有水膜或露滴时萌发.干旱年份或干旱无雨季节发病轻、扩展慢.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中旬暴发,为害严重时,病果率高达80%.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剪去病枝、病果,清除树上和地面上病残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到6月份第一次降雨前再次清除树体和地面上的病残果,减少初侵染源.
(2)6月份第一次降雨前先喷一次药,开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尿素,杀灭越冬病菌,增强树体抗病性.
(3)发病后重点抓好降雨后的喷药,喷药时间应在雨后24小时内进行,以防传播后的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
(4)发病期禁止大水漫灌,雨后排除杞园积水,浇水应在上午进行,以控制田间湿度,减少夜间果面结露.
(5)发病期及时防蚜、螨,防止害虫携带孢子传病和造成伤口.
原文链接:http://www.sjznync.com/col/1487664013157/2021/11/26/16378974467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养鹅场种蛋管理的技术要点及相应的生产措施
下一篇: 枸杞瘿螨及其防治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