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营口]产业支撑,民富村强!营口市3个村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发布时间:2021-11-29来源: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和亿元村名单,拟推介427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和亿元村。其中,营口市3个村入选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上榜亿元村的分别是,盖州市太阳升街道黄大寨村、盖州市榜式堡镇马连峪村、大石桥市高坎镇党家村。 

    近年来,营口市加快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树立精品意识,突出地域特色,做强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亿元村,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带头作用,绘就民富村强的精彩画卷。 

    1.盖州市太阳升街道黄大寨村。太阳升办事处黄大寨村,是辽宁省南部最大的西瓜生产基地,2020年,获得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 

    黄大寨村种植西瓜总面积约4000亩,西瓜年产量约5000万斤。全村年生产总值1.2亿元左右,年销售额约8500万元左右,占全村年生产总值的70%,仅西瓜产业一项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33元。 

    目前,村里已经形成西瓜苗育苗销售、西瓜种植、西瓜销售的西瓜产业链。2019年黄大寨村投资40万元注册了“黄大寨村经济联合社”经营西瓜销售项目,村内有12个西瓜产业合作社,逐步扩大带动农户生产经营覆盖面,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增收渠道。2020年村委会组织成立了“黄大寨村西瓜协会”,组织西瓜种植技术经验交流。村里拥有自主西瓜品牌“营润小黄旗”,并销往深圳、上海、内蒙古、黑龙江等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2.盖州市榜式堡镇马连峪村。盖州柞蚕有300多年历史,是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盖州榜式堡镇有柞林资源47万亩,是全国丝绢第一镇,辖区内的马连峪村是柞蚕放养和深加工最大的村。近期,盖州榜式堡马连峪村上榜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得天独厚的气候孕育了榜式堡镇独特的柞蚕产业,2007年,村组织成立了金马蚕业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1500多人,聘请辽宁蚕科所专家到柞蚕场进行实地培训。近年来,协会共投入60万元对蚕场进行改造,促进了当地柞蚕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并加强管理,健全可追溯制度,使每一床被都可以追溯到加工者和质检员,保证了产品质量。 

    随着柞蚕质量的不断提升,盖州市涌现了丝绢企业30多家,榜式堡镇就有17家,产业集聚效益日益显著,形成了柞蚕生产、绢丝加工、品牌包装、销售一体化产业模式。柞蚕深加工产业的产值可达3.5亿元,占全村生产总值60%以上。其中,金马绢纺”已成为辽宁省龙头企业,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并远销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 

    3.大石桥市高坎镇党家村。高坎镇党家村主导产业为淡水鱼养殖业,2018年,获得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2020年被授予“2020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今年继续上榜。 

    目前有总计将近7000亩养殖水面,主要品种有鲤鱼、鲢鱼、鲫鱼、草鱼、南美白对虾、河蟹等,年产各种淡水鱼1.9万吨,主要销售到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宁夏,云南,贵州 ,四川等地区,生产总值达1.93亿元。 

    党家村淡水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有力的带动了饲料、鱼药和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淡水鱼养殖为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专业村模式。村内有淡水鱼饲料加工企业4家,年产鱼饲料5万吨,总产值达两亿五千万元。淡水鱼养殖业已成为高坎镇党家村“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 


原文链接:http://nync.ln.gov.cn/nyyw/qsnyxxlb/202111/t20211123_43781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