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渝玉米新品直链淀粉含量最高达55.7%
发布时间:2021-11-29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栗园园)11月2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农科院获悉,由重庆、山东两地农科院共同选育的4个玉米品种,经检测直链淀粉含量均超过50%,最高达55.7%,成功填补了国内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空白,工业应用前景广泛。
玉米籽粒含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高,玉米口感更糯,可作食用;直链淀粉含量高,尽管口感差产量低,但可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直链淀粉具备不易消化、易成膜等特性,能提供近似纤维的性能,在抗性食品、包装材料、医疗保健和降解材料等多个产业中应用广泛,最普遍的运用为保鲜膜、农膜、一次性餐具制作等,是解决“白色污染”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2012年,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启动了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选育工作,从国内外收集直链淀粉含量高的优质种质资源,开展大量杂交实验。2019年,在鲁渝合作项目支持下,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又与从事该研究多年的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展开合作。
双方经进一步杂交选育,并在我市低山区域试验示范,现已筛选出直链淀粉含量超过50%的玉米品种4个,填补了国内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空白,其中“鲁渝高直3号”(暂定名)经检验直链淀粉含量达到55.7%,且穗大、籽粒穗腐病发病轻、秃尖少,每亩产量达到391.7公斤,接近普通玉米产量。
该成果受到不少业界人士关注。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陈甲法表示,玉米只有直链淀粉含量超过50%才能进行产业化应用。我国高直链淀粉玉米的资源收集、创制及杂交选育起步较晚,大部分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介于22%-28%之间,因此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目前每吨价格高达1.3万元,是普通玉米淀粉价格的4倍左右。“高直链淀粉玉米是未来专用玉米的发展方向。该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是填补了国内空白;二是有望改变目前直链淀粉依赖于进口的形势,前景十分看好。”
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周茂林介绍,目前“鲁渝高直3号”正在申请市级品种审定,项目组已利用产出的直链淀粉原料,成功开发了具备低升糖指数的平糖面、平糖蛋糕、平糖饼干等保健型功能食品。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111/t20211129_100444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