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产业集群谋发展 凝心聚力促增收

发布时间:2021-11-23来源: 酒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羊产业在我县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把羊产业作为富农兴民的重要工程,以建设全省肉羊产业强县为目标,结合全省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全力兴龙头、壮产业、建基地、扩规模,努力打造肉羊产业集群,着力推动全县肉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为全县农民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羊产业发展情况及成效

  (一)坚持点面结合,肉羊产业快速发展。以建设全省肉羊产业强县为抓手,同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适度规模养殖,全县肉羊产业发展成效明显。一是规模不断壮大。以大场大户为牵引,以千家万户为基础,扎实推进“五配套”高效肉羊养殖和标准化设施规模养殖。全县先后建成了大壮、昱航、盛豪、宏翔等部级和省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场,西沟村养殖园区、大柳林村养殖园区等设施养殖园区,培育了一批养殖示范村组和养殖户,规模化养殖的基础逐步形成。全县累计建成部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场8个,设施养殖园区11个,全县设施规模养殖大场累计达到了137个,全县培育“五配套”模式养殖示范村73个、示范组230个、示范户1.86万户。二是效益逐年增加。从我县近年肉羊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十三五初,全县肉羊饲养量为158.5万只,其中存栏81.6万只,出栏76.9万只,肉产量1.15万吨,产值9.2亿元。到十三五末,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179万只,其中存栏62万只,出栏117万只,肉产量1.76万吨,产值15.2亿元。预计2021年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179.8万只,出栏119.3万只,肉产量达到1.79万吨,产值达到16.7亿,羊产业已成为全县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三是产业发展已具雏形。以建设全省肉羊产业强县为目标,全力建基地、扩规模、兴龙头、壮产业,努力打造肉羊产业集群,全面推动全县肉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到十三五末,全县建成万荣牛羊交易市场、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和鼎顺牛羊定点屠宰场等一批肉羊龙头企业。培育“沙草”肉羊县域公用品牌1个,“神州胡杨”“一口香”等企业商标5个,“毛目明珠”“鼎源”优质紫花苜蓿品牌2个,“金塔肉羊”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二)培育市场主体,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标准饲养水平,全面推进羊产业发展,不断增加羊产业附加值。一是龙头企业加强培育。自2008年我县被省上列入农区百万只养羊大县以来,我县培育了一批羊产业龙头企业,2011年,金塔县万荣牛羊交易市场建成投用,目前,全县的羊交易基本都在万荣牛羊交易市场进行,近几年依托万荣牛羊交易市场又相继建成了全县首个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和金塔县牛羊定点屠宰场,在海南海口市设立了“金塔沙草羊肉”直销店,做到了肉羊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二是良种繁育加快推广。坚持以纯种繁育为基础、杂交改良为主要手段,加快良种扩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90年代我县首次引进小尾寒羊开始改良本地绵羊,从2008年开始我县开始引进夏洛莱、萨福克、道赛特、杜泊、澳洲白肉羊品种并在县内开展杂交试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试验,最终选定适宜我县环境的杜泊、澳洲白肉用公羊来杂交改良我县肉羊生产性能,并扩大引进繁育规模。十三五期间,我县年引进杜泊、澳洲白肉用良种公羊300只左右,优质基础母羊3000余只,年杂交改良肉羊10万只以上。三是销售市场不断拓宽。大力搭建平台,畅通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市场,截止十三五末,金塔万荣牛羊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达到900只左右,年交易量达到31.5万只,年交易额达到3.5亿元,同比增长了8%、42%、49%,交易市场羔羊主要销往省内高台、古浪、景泰等周边县市,育成羊主要销往新疆、内蒙、四川等地。金塔县首个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主要从事肉羊活畜线上交易和供销信息服务,年网络销售肉羊6万余只,产值达到4800万元。金塔县鼎顺食品有限公司,日均屠宰肉羊50只左右,年屠宰销售肉羊1.8万余只,年销售额可达到2100万元。在海南海口市设立的“金塔沙草羊肉”直销店,已销售生鲜羊肉5吨以上。

  (三)加快转变方式,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依托羊产业发展,将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质量和效益。一是牧草产业联动发展。多年来,我县养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县牧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苜蓿等高蛋白优质牧草的种植量逐年增加。从客观上来看,我县境内有耕地74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70万吨以上,从主观上来讲,这几年县上积极引进了金牧草、金鼎源、水发集团、田园牧歌等牧草生产加工企业,在航天镇、鼎新镇、生地湾农场等区域建设牧草生产加工基地,全县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26.7万亩,年销售优质苜蓿20余万吨,已初步形成了优质饲草生产加工基地。二是县内市场稳定有序。据调查统计,我县县内羊肉销售主要是鼎顺屠宰场直供和市场零售,定点屠宰场直供的范围主要包括酒嘉地区的部分超市,十号、十四号军事基地的部门餐馆,采取订单式供货。市场零售羊肉大部分来自我县定点屠宰场,也有部分是摊贩自养由屠宰场代宰,县内日销售肉羊约30只左右,销往外地的羊肉除海南为直供以外,其他地区也属于订单式销售。县内肉羊销售市场总体保持稳定,为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疫病防控逐步加强。现阶段,动物的疫病防控已成为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目前,我县基本建立了有效的传染病调查、免疫、监测程序,全县羊产业口蹄疫、小反刍等重大疫病应免密度达10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以上。对在牛羊交易市场交易的羊,尤其是跨省引进的羊,都必须具备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口蹄疫、布病、小反刍兽疫、羊痘、羊快疫等相关检验报告,坚决防止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确保了羊的交易质量。

  二、全县羊产业发展的瓶颈

  多年来,我县肉羊产业在加快发展、不断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

  一是思想观念不解放。部分农户受文化水平、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制约,对发展羊产业认识不足,羊养殖仍然以分散养殖、分户经营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发展步伐缓慢。加之受青壮年外出务工影响,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民群众对养羊仅仅停留在满足自身生存生活需要的层面,缺乏长远的规划考虑。

  二是产业链条不够长。目前金塔羊肉90%以上都以销售活羊和羊肉胴体为主,仅有的羊肉加工企业也都是对羊肉做简单的分割、包装、销售,羊产业链条短小,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龙头带动效应,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是资金投入不充足。我县每年向省市争取支持羊产业发展资金有限,县财政给予羊产业补助资金也很少,散户养殖主要靠自我发展,大场大户在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补助资金短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羊产业的发展。

  四是产业配套不明显。羊产业配套服务相对滞后,全县肉羊饲草料种植、基地建设、优质牧草利用不足,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能力不强。尤其是家庭养殖,没有对饲草进行深加工利用,养殖方式粗放,饲草浪费严重,全县“五配套”高效养殖模式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五是乡镇发展不平衡。金塔镇、东坝镇、鼎新镇规模养殖场相对较多。古城乡、中东镇、西坝镇规模养殖场数量较少,养殖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存栏100只左右养殖大户分布较多。大庄子镇、航天镇、羊井子湾乡规模养殖场,规模规模养殖场零星分布,养羊量在50只左右的养殖户较多,金塔镇、东坝镇、羊井子湾乡育肥户较多,各乡镇羊产业发展不平衡和差异化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力打造专业化规模化羊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羊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力促羊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结合全省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全力开展省级肉羊产业园创建,大力实施“3215”肉羊产业发展计划,(3215具体是以“三片”夯基础,“二区”促提升,“一带”抓示范,“五大工程”强支撑。“三片”即立足金塔、东坝、大庄子三片全面推广千家万户“五配套”高效肉羊养殖模式,全面提升肉羊养殖专业化水平,夯实全县肉羊产业发展基础。“二区”即结合东坝镇现有畜禽交易、屠宰、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经营主体相对集中的优势,全力打造肉羊生产“核心区”;结合鼎新镇牧草种植面积较大,饲草经营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全力打造牧草生产“核心区”。“一带”即依托肃航高速百公里、百个规模场,建设百万只肉羊产业示范带,充分发挥产业带资源优势,打造肉羊产业示范带。“五大工程”即重点开展羊产业品种改良、百场示范、饲草提质、加工增效、服务保障五个方面的的建设,全面促进肉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羊产业。力争到2023年,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211.5万只,其中存栏82万只,出栏129.5万只,肉产量1.94万吨,产值17.5亿元。到十四五末,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220万只,其中存栏84万只、出栏136万只,羊肉产量2.04万吨,产值18亿元。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肉羊良种选育推广。从调研分析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我县引进繁育的良种羊中杜泊、澳洲白肉用公羊最适宜我县生存环境,稳定性和肉性能也比较好。我们要大力引进杜泊、澳洲白等高代杂种公羊,切实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本土小尾寒羊、湖羊多胎多羔基础母羊良种优势,力争在2022年全县新建种羊扩繁场3个,温精授配示范点5个,引进良种公羊540只,良种基础母羊4500只,并且全部投放到县内大场大户,大力开展杂交改良。同时,要革新肉羊养殖技术与观念,积极引进和发展现代肉羊养殖技术,加大对肉羊温精授配和杂交改良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良种羊覆盖率达到85%以上,推动肉羊产业由数量向质量转变。

  二是积极构建适度规模养殖体系。就我县而言,万荣牛羊交易市场已经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市场流通体系,其在生产、经营、销售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全县养殖大场大户学习借鉴。我们要大力鼓励县内新型经营主体与中小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支持牛羊养殖龙头企业与中小养殖户加强与万荣交易市场的联系,充分学习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进中小养殖户与新主体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把我们的产品销售到周边县市区和省外,切实增加收入,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是大力拓宽省内省外交易市场。经过对市场综合分析,我县交易市场的羔羊主要销往省内高台、古浪、景泰等周边县市,育成羊主要销往新疆、内蒙、四川等地。主要原因是因近几年,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在省内河东地区和古浪、景泰等县市投建了大量以户为主的小型育肥场,导致省内羔羊市场销售状况很好,羔羊价格上涨,2020年市场价格最高时,3月龄羔羊最高可卖到800元每只,出现了羔羊供不应求的情况。加之新疆、内蒙、四川是全国羊肉消费大省,羊肉需求量较大,而我县位于三省交通要道,交通方便,我县交易市场成立以后,三省客商常驻我县定期收购育成羊,到当地屠宰销售。另外,因我县羊肉风味独特,膻味小,货源稳定,深受三省客商的喜爱,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我们要以万荣牛羊交易市场为依托,鼓励发展牛羊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合作社+牧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开展合作和联合经营,进一步拓宽省内高台、古浪、景泰和省外新疆、内蒙、四川的销售市场。

  四是促进草畜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发展肉羊产业需要综合考虑选址布局、资源优势、协作动能等多方面因素,更需要处理好种植业与羊养殖业之间的各种关系和联系,并以追求种植业、羊养殖业互利共赢基础上的最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目标。我们要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推动饲草种植绿色循环发展,结合鼎新、航天牧草种植面积较大,饲草经营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全力打造牧草生产“核心区”,确保全县年均牧草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积极推广秸秆养畜综合配套技术,大力开展粮改饲工程,年制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保持在5万吨以上,为羊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饲草资源。

  五是强化肉羊产品质量安全检疫。近年来,重大动物疫情已成为威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羊产业要格外注重疫情防控。我县要建立完善的肉羊防疫制度、现代完备的检疫体系,加快实施重大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同时,应当特别注重冷冻羊肉食品和冷链运输肉羊产品的质量安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冷链物流的防疫工作极为严峻,要加强在冷链环节的安全检疫工作,保障羊肉安全供给。

  


原文链接:http://nync.jiuquan.gov.cn/nongyeyaowen/xianshiyaowen/20211122/145432452b78cdabe2d.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