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发布时间:2021-11-23来源: 酒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充分认识确保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坚持把粮食生产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靠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市粮食生产水平和重要农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一、粮食生产情况

  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底线任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责任,强化粮食省长责任制考核,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01.6万亩,比去年增加10.71万亩,增长11.78%、预计产量54.36万吨(按照去年省上测定的产量535公斤/亩测算),比去年增加5.71万吨,增长11.74%。

  一是压实粮食生产主体责任。提请市政府办下发了《酒泉市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的通知》,与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签定了目标责任书,把粮食生产面积约束性指标和产量指标分解到县(市、区),切实压实了县(市、区)重农抓粮的主体责任。加强与统计部门和各县(市、区)沟通对接,强化工作调度,每月调度粮食作物播种进度,要求各县(市、区)建立粮食生产台账,做好种植户基础资料,确保了粮食生产任务落地落细。

  二是着力改善农田基础条件。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以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为目标,聚焦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等重点区域,支持高标准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健全管护机制,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着力改善农田基础条件,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1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3.84万亩,目前均已全面开工建设,全市共计已建成19.3万亩,占总任务的57%。

  三是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把病虫害防控作为保障粮食丰收的关键措施,组织市县专业技术人员下沉田间地头,建立病虫害测报网,加强监测预警和防治力度,在全市普及以农业、物理、生物、生态为主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结合草地贪夜蛾在全省的发生现状,认真分析研判发生形势,结合“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的实施,科学制定了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方案。根据在玉米集中种植区和害虫迁飞通道重点布防的思路,建立了“肃州、金塔购置高空测报灯、草地贪夜蛾自动监测仪等设备进行重点布防,其他县市以成虫性诱捕器监测为主”的分区布防方案,全力做好“河西保护区”的布控任务。截止目前,全市共购置高空测报灯8盏,艾姆自动性诱监测系统1台,设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265个,悬挂性诱捕器941个。

  四是集成推广应用高产技术。大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制定印发了《酒泉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酒泉市主要粮食作物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方案》《主要粮食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方案》和《主要粮食作物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让基层技术人员指导“有章可循”,让广大农民种地“有据可查”。采取“技术部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行服务方式,围绕小麦、玉米、小杂粮等粮食作物建立示范点8个,集成应用了药剂拌种、精量播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耕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粮食作物生产向绿色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引进玉研612、酒玉505、吉农玉2988、正大1689等粮食新品种90多个,引进降解地膜、渗水膜、微生物菌剂、土壤改良剂等农用新产品,开展肥力动态监测、肥料利用率、玉米品种密度协同高效利用、玉米播期、密度、玉米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等粮食高产配套技术试验17项,为我市粮食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科技创新支撑。

  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情况

  紧盯“菜篮子”产品有效生产供给,落实扶持政策,强化技术指导,提升生产能力,增加产品供给,全市“菜篮子”生产保供平稳有序、满足市场需求。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印发了《蔬菜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3年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产业布局、重点任务等各项工作,为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下发了《酒泉市蔬菜产业推进工作方案》,成立了蔬菜产业技术指导服务组,确定了2021年蔬菜产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积极努力争取协调,首先将蔬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特别是戈壁农业扶持政策写入市委1号文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为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争取市级财政戈壁农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兑现了2020年戈壁农业考核奖补资金。

  二是扩大蔬菜生产面积。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集群发展的思路,走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路子,形成了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互补的生产种植格局,种植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实现了蔬菜生产“四季不断档、常年有鲜菜”。2021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4.47万亩,比去年增加2.95万亩,增长5.72%。持续推进戈壁农业建设,截止目前,全市新增43家企业、85家合作社、1675户农户参与建设,完成投资6.4亿元,开工建设日光温室4377亩、钢架大棚18358亩。

  三是提升畜牧业生产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畜牧渔业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全市479家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及时补栏增养,加快畜禽产品出栏,增加牛羊、猪鸡、鱼类等动物养殖数量。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712.6万头(只),同比增长8%。其中肉羊饲养量700万只、出栏33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7%、10%;牛饲养量30万头、出栏13.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2%、9%;生猪饲养量67.6万头、出栏30.3万头,同比分别增长49%、50%;鸡饲养量915万只、出栏59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9%、11%。肉蛋奶总产量13.3万吨,其中肉产量10.2万吨、蛋产量1.2万吨、奶产量1.9万吨。市场肉制品供应充足。

  四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结合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实际,立足资源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包装、申报项目,戈壁生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争取创建肃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戈壁农业)和瓜州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蜜瓜),落实金塔县蔬菜大县建设项目和阿克塞一体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继续实施酒泉肃州高标准戈壁农业园区试点项目,争取财政资金2.2亿元,为蔬菜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是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把加强技术服务指导摆在突出位置,组织各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蔬菜生产园区、种植企业、养殖企业、大场大户、养殖合作社、乡镇村组开展技术服务,面对面的指导日光温室种植户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种植,有效解决日光温室育苗、种植移栽、灾害预防、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出现的技术问题和困难,指导合理安排茬口,切实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指导养殖场户做好动物防寒保温,积极储备饲草料,加强怀孕母畜饲养管理,做好母畜接羔,尽力缩短畜禽育肥周期,加快畜禽出栏速度,力求畜禽养殖快进快出,不断提高养殖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

  1.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压力大。从2020年起,省上下达我市粮食播种面积100万亩,2020年下达粮食播种面积比2019年增加12.34万亩、增长14.1%,远远超过了粮食面积增幅3.5%的指标。由于省上下达面积增幅较大,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省国调队最终认定2020年我市实际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0.89万亩,增长3.7%、高于全省增速1.5个百分点,落实粮食种植面积与省上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有一定差距。2021年,省上下达我市粮食播种面积仍然为100万亩,比2020年认定种植面积增加了9.11万亩、增长10%,占到全省增加面积的近25%,仍然比粮食稳定增长3.5%的要求多出了6.5%,今年全面完成粮食播种任务压力大。

  2.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生产周转资金匮乏,缺乏后续产业发展资金,严重制约了戈壁农业和畜牧业持续发展及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落实。

  四、意见建议

  1.针对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压力大的问题,建议省上充分考虑我市实际和国家对增幅把控等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将2022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为95万亩左右。

  2.针对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建议省上将酒泉纳入全省肉羊产业集群项目实施范畴,给予项目资金支持。

  


原文链接:http://nync.jiuquan.gov.cn/nongyeyaowen/bendiyaowen/20211122/1457019154b18b8c11d.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