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立足优势资源谋发展 打造现代种业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1-11-16来源: 酒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我县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瓜菜种子繁育基地。近年来,县上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部署要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坚持“生态、质量、效益”三个优先的原则,按照“公司+基地、基地+农户、订单保效益”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扩大制种基地规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制种产业已成为全县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

  一、立足优势资源抓发展

  我县制种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近40 年来,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充分挖掘和利用适宜的气候、优质的土壤、洁净的水源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引导和推动制种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1.基地规模稳中有增。我县以独特的自然优势吸纳并成为众多制种企业发展瓜菜制种的首选之地。至目前,全县建成万亩瓜菜制种基地乡镇3个,千亩瓜菜制种基地村53个,制种规模已连续6年达到10万亩以上,是甘肃省非主要农作物制种面积最大的县。2021年,全县落实非主要农作物制种面积14.03万亩,在县内从事种子生产的企业有71家,其中登记备案县外企业43家。

  2.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至2020年12月,县域内累计办理了《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1家,《非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36家,合计种子办证企业37家。其中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10.81%,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占企业总数的40.54%,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有18家,占企业总数的48.65%。

  3.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各种子企业严格执行种子生产各项技术要求,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无论是企业内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深入基地指导农户种植,还是根据农时季节开展现场咨询服务,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序有效开展。同时,各企业均能因地制宜,根据当年生产作物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气候条件修订完善制种技术规程,为正确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和提高种子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4.制种效益持续增加。2021年,全县预计生产各类农作物种子923.42万公斤,总收入6.8亿元,比上年增加8000万元;制种产业纯收入4.1亿元,农民人均制种纯收入3800元,比上年增加9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农作物制种成为我县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的重要支柱产业。

  5.强化种质资源保护。近年来,我县立足种业发展基础,积极引导种子企业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多渠道开展品种培育,打牢种业发展基础。至目前,全县种子企业共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41个,其中小麦品种1个、玉米品种30个、棉花品种10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49个,其中向日葵品种22个,西瓜品种15个,甜瓜品种12个。

  二、围绕产业现状找差距

  客观的讲,我县种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

  一是制种面积出现缩减趋势。随着我县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以农用物资和授粉工为主的制种成本逐年增加、制种与外出务工可比效益下滑、种植风险较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减退,制种面积落实难度加大的现象,特别是杂交西甜瓜等用工投入较多的制种近两年有面积缩减趋势。

  二是企业主体发展后劲欠缺。县内种子企业整体实力特别是自主研发能力普遍较弱,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近80%的企业无自主研发能力,无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主要依靠为客户代繁种子维持生存,自身发展受制于别人,严重制约我县制种产业的长远发展。

  三是缺乏必要的政策和项目支持。我县是非主要农作物制种大县,但除了近年来新修订的《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放宽了种子生产经营的准入条件,国家和省市给予非主要农作物制种基地、制种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安排也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县制种产业的进一步创新突破、做优做强。

  三、紧盯政策机遇求突破

  “十四五”期间,金塔县将认真贯彻党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建成全省瓜菜制种强县”为目标,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强化项目支撑,优化发展模式,补齐短板不足,更加充分的发挥优势,全力推进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1.创新基地发展模式。针对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和土地大面积流转造成制种面积缩减的现实问题,在现有“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和“公司+制种大户+基地”等新型基地发展模式。支持种子企业通过与其客户和基地所在地合作社三方联合开发和建立制种基地,或将客户引入本地直接投资开发和建立制种基地。积极引导种子企业和制种基地加强与劳务公司的合作,鼓励发展制种用工经纪人队伍,多渠道解决授粉季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2.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依托敦煌种业、东方公司等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建议国家在河西地区建立优势种子生产区种质资源库,并出台相关政策,对种子企业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及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种子企业加快研究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发展能力。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抢抓国家和省上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有利机遇,通过向国家和省级层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力争“十四五”期间落地实施国家区域性西甜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农作物种子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标准化种子种苗生产示范点建设、瓜菜种子加工线改造提升、瓜菜制种集中取籽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为整体提升全县制种产业发展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4.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在我县制种面积逐年扩大的同时,外来养蜂户也逐年增多,造成养蜂户与制种方特别是与向日葵制种企业及制种农户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县制种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进一步保护制种基地,优化发展环境,建议省、市出台相关规定,加强养蜂管理,切实维护好制种企业和制种农户利益。

  


原文链接:http://nync.jiuquan.gov.cn/nongyeyaowen/xianshiyaowen/20211111/11254581562ace0edfd.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