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定西:“光伏+农业”照亮绿色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1-11-16来源: 酒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在通渭县常家河镇胜义村村民张云轩看来,上面光伏电板发电、下面大棚种植的模式很是新鲜;大棚种植的玉木耳对他来说,也是新鲜物。“我种了一辈子地,这种方法是我想不到的。”50多岁的张云轩说,“过年过节,合作社还给我们发一些玉木耳,脆脆的,很好吃。”

  走进胜义村德源祥产业园,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像昂首挺立的士兵,光伏板下,种植大棚整齐排列。据常家河镇驻胜义村包村干部孛小强介绍,德源祥合作社内共有84座大棚采取“光伏+桁架大棚”模式,种有黑木耳、香椿苗、豌豆苗等,今年又引进了玉木耳。

  “这种模式可拓展空间利用,光、地,我们都利用起来了。光伏发电收益归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务工又带动了胜义村等5个村约200名群众增收,对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孛小强一边说着一边把记者引进大棚。掀起帘子,只见玉木耳密密匝匝地生长在菌棒上,晶莹剔透。

  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张云轩说,以前种地靠天吃饭,一年收一茬,现在到10月份为止,玉木耳已经摘了10茬了。“玉木耳的室温要保持在25℃,合作社请大学教授通过视频或者现场为我们做技术指导。”张云轩说。“光伏+种植”的生产模式,不仅富了群众的“口袋”,也富了“脑袋”,激发了群众的新活力。

  在渭源县,“光伏+农业”模式已逐渐形成。“光伏+食用菌”“光伏+蔬菜”“光伏+中药材育苗”“光伏+养殖”等农光互补产业,在充分发挥光伏电站空间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土地收益最大化。

  “2021年6月,通渭县被确定为全省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县。我们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县推进分布式光伏。”通渭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邢兆峰介绍,“孟河村全村年发电量达到223万千瓦时,是孟河村一年用电量的3倍左右。”

  “光伏+农业”模式不仅点亮了定西乡村振兴路,也为其发展底色增添了一抹绿色。邢兆峰算了一笔能源账:“每发一度新能源电可节约0.328千克标准煤,可减少排放0.979克二氧化碳。对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着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http://nync.jiuquan.gov.cn/nongyeyaowen/shengneiyaowen/20211115/11025041596003c80b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