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探索“有效投资+”模式,打造民族特色村寨
发布时间:2021-11-16来源: 桂林农业信息港网站 作者:佚名
近年来,灵川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村,围绕“有效投资+”着力创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现各民族家园共建、产业共促、和谐共治、文化共融、成果共享。
有效投资+基础设施,夯实民族繁荣共进之“基”。大力整合资金和力量,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全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民宗、交通运输、水利、扶贫、发改等部门在大境瑶族乡、兰田瑶族乡、九屋老寨新寨持续投入1.4亿余元,扎实推进道路道硬化、桥梁建设、护栏、水毁修复、水利设施等项目建设。其中,兰田至九屋公路提级改造工程投入资金达到1.1亿元。在全县范围内持续投入7800万元推进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大境瑶族乡松江、乐育村委修建机耕道路6.241公里、渠道0.98公里,合计完成投资321万元;在九屋镇新、老寨村修建3条机耕路,总长956米,总投资59万元。在大境瑶族乡的群英、黄泥江、新寨村委修建机耕路6条,总长2677米;渠道8条,总长4238米,总投资300万元。
有效投资+产业发展,筑牢民族繁荣共进之“本”。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生态种养,以大境瑶族乡创建生态核心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引进生态种植企业,引导当地百姓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探索发展“示范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模式,让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及贫困户走上增收致富路。在示范区的带领下,大境瑶族乡已建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园200亩,带动周边农户建蔬菜基地1300亩;兰田瑶族乡坚持“一地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产业发展路线,在做大做强做优毛竹产业的基础上,持续引进培育红心猕猴桃、罗汉果、黑老虎、高山姜、香菇、灵芝等名优特色生态农产品,并成功发展“稻蛙鳅”“生态鱼”等生态种养,带动千余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有效投资+文化传承,建强民族繁荣共进之“魂”。推进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15个,实现行政村100%覆盖;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建设,实现乡镇全覆盖。建设旅游厕所8个、旅游直通车线下网点1个,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2个,争取资金约20万元建设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建设项目(社会足球场地)6个。实施“壮美广西·智慧广电”数字灵川村村通户户用工程,全年完成行政村联网46个,建设乡镇服务站12个、改造乡镇机房12个。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设了灵川县兰田瑶族乡手工造纸技艺保护传承基地;成功申报灵川县兰田瑶族乡造纸技艺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及大境瑶族乡斋茶为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切实保障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
原文链接:http://nyncj.guilin.gov.cn/zwb/zwbxqkx/202111/t20211112_21636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自治区种子站副站长黄乃崇一行到灵川县检查种子项目完成情况
下一篇: 平乐县电商大集活动在县城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