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区创新模式让乡村产业“葱”满喜悦
发布时间:2021-11-16来源: 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作者:佚名
“今年香葱又丰收了咯,多亏了政府的帮助,又是‘葱’满喜悦,‘葱’满幸福的一年!”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江村的村民梁常任开心地说道。
江西镇同江村曾是江南区贫困人口最多的贫困村,近年来,江南区结合同江村实际,坚持把香葱作为同江村的扶贫支柱产业,成立了香葱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党组织+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带头人+示范户”的“1+4”发展模式,吸纳贫困户加入其中并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截至2020年底,同江村共有64户贫困户因种植香葱实现脱贫摘帽,村集体经济也翻了六番,三江坡香葱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已连续三年年均销售额超400万元,逐渐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稳定产业链。
加强党建引领,“三级联动”健全优化管理体系。江南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多次带领专业人才到村调研指导,助推江西镇“一村一品”建设发展工作。江西镇党委指导成立三江坡香葱农民专业合作社“两新”党组织,支部书记蔡寿煕,既是合作社社长,又是致富带头人,不断推进“示范户”奖励带动模式,逐步形成了城区、乡镇、合作社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提升服务效能,“以点带面”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针对“葱农”需求,驻村第一书记、村主任助理及时收集反馈存在问题和建议,定期邀请广西农科院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到田间地头传授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实地考察提升土壤肥力、葱苗培育、灌溉设施等种植条件,召开5次现场会研究利用好产业奖补相关政策,为建设香葱基地提供坚实的技术服务和政策保障。经过长期努力,带动了安平村、锦江村和对岸金陵镇香葱产业的发展,香葱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上万亩,由同江村三江坡辐射形成的香葱产业规模逐渐形成。
着眼质量提升,“葱乡”品牌效应明显扩大。同江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积极推行香葱农民合作社“支部+理事会+党员”经营管理模式和“协会+农户+包装厂”运作模式,引导协会、农户、厂家将安全生产责任与质量把控落到实处,自觉提高产品质量,香葱的销路越来越好。
原文链接:http://nyncj.huizhou.gov.cn/zwzc/xwzx/gnyw/content/post_44604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今年全球葡萄酒产量大幅下降
下一篇: 惠州最美晒秋节开幕啦!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