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庙沟的苹果红艳艳

发布时间:2021-11-16来源: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高智勇家的苹果园。

  时隔三十年,再至延安城,除了宝塔山、延河依旧外,整座城市旧貌换新颜,已经找不到往日的印记了。延安西北郊的庙沟村也不例外。

  30年前,我们前往庙沟村,走的是一条狭窄蜿蜒的乡间公路。今年10月25日,我们再访庙沟村,一条旅游公路直穿3座隧道,宽阔且平坦。

  30年前,庙沟村因靠种植苹果脱贫致富而闻名延安。这次来村里,接待我们的是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勇宏。他告诉我们,庙沟村现有220户646人,与30年前相比,户数增加了一倍。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800亩,退耕还林面积1847亩,经济林面积3200亩,其中苹果园1800亩,桃园和核桃园1050亩。去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收入来源主要还是种植苹果。

  近年来,庙沟村利用邻近枣园革命旧址的地理优势,深化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休闲采摘业,发展民宿和农家乐9家,休闲旅游产业收入已突破400万元。2019年,该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现在的庙沟村,春天花多景美,夏天树多凉爽,秋天可摘果、烧烤,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正值苹果收获时节,刘勇宏书记开车带着我们经过险峻的盘山路,爬上一座山峁,来到高智勇家的苹果园。

  我们虽然经常吃苹果,但进苹果园还是头一回。眼前所见,着实让我们惊艳:壮硕的苹果树,分几层伸展出遒劲的枝干,枝干上生发出无数枝条,枝条上硕果累累。苹果圆溜溜、粉嘟嘟、红艳艳,宛如一盏盏小灯笼,在秋日的阳光里,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60岁的高智勇正和老伴一起摘苹果。虽然今年的收成欠佳,但收获的喜悦仍然挂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高智勇说,苹果园有10亩,1亩能收两三千斤果,优质果每斤能卖2元,收入还算可观。

  村支“两委”干部也有操心的事情。庙沟村原来是个苹果专业村,最早一批苹果树种于1984年,面临果树老化和品种单一的问题。早在10年前,村里就定下了改良苹果品种、改种桃树或杏树的发展思路。为此,他们时常给果农做思想工作:“再种苹果属于重茬,会有腐烂病等疑难杂症,产值没法保证;城区周边种桃树的村庄不少,换成桃树或杏树,三四年就能有产值,能赶在苹果成熟前卖个好价钱。”村干部的合理分析换来村民们的积极响应,大家先后将500余亩老果树换成新苗苗。

  3年后,种桃树的村民得到了回报。“当时一斤桃子3元钱,上市后很快销售一空,今年更是卖出了一斤5元钱的好价钱。”刘勇宏说。

  2015年,庙沟村定下了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当年,村里种了第二批桃、梨、杏等果树,还试种了樱桃,全村桃树、杏树等果树达1050亩。如今,庙沟村有70%的村民种桃树。继苹果之后,桃子成为该村村民致富的又一个“金果果”。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tpxw/202111/t20211105_262400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