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民办好“田间事”
发布时间:2021-11-15来源: 鄂尔多斯市农牧局 作者:佚名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达拉特旗农牧局始终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全旗农牧业重点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在项目建设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多措并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一、问需于民,“建不建,怎么建,建什么,群众说了算”。在项目设计阶段,农牧局组织设计单位、苏木乡镇、村两委、农民代表四方共同找准主要问题,确定设计方案。针对项目区“田块不整、沟渠不全、遇旱难灌、遇涝难排”的现状,采取“清沟除杂、畅通水路、改土整地、化零为整、修路建桥、便捷交通、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措施,科学设计达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集中流转,实现节水灌溉。
二、问计于民,集思广益,打通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在项目建设阶段,实行专业监理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积极发挥项目区群众监理作用,聘请村干部、老党员、人大代表为项目工程施工监督员、管护员,根据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施工方案,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热情,切实提升了老百姓的参与度、满意度,避免了“施工单位干、群众看”,积极推进了项目建设。
三、问效于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在项目竣工阶段,采用调查问卷、座谈了解等方式开展绩效评价,掌握村干部、群众对高标准农田质量、效益及总体效果的满意度。据统计,2019年度14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进行了走访调研和绩效评价,总体满意度达98%,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获得了项目区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
近年来,达拉特旗农牧局通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模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1万亩、在建26.5万亩,占全旗耕地总面积的56.7%。通过项目实施,有助于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区内耕地亩均增产10%—15%,农业生产成本降低15%,亩均增收200元。有助于经营方式转变,构建起“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经营新格局,破解耕地碎片化、耕作不便,耕地边界过多、邻里纠纷频发等问题,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集中流转,实行机械化耕种和集约化经营创造有了条件。有助于生态环境改善,项目区节水灌溉设施进一步完善,当地农民节水意识提高,精准灌溉、水肥一体等耕作方式得到推广,项目区生态环境整体性好转。有助于产业转型升级,可实现种地与养地同步,产粮和观景同步,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有效提升耕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群众利益无小事。目前2021年度2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下一步,达拉特旗农牧局将持续做好调度督导、质量监管、技术指导等工作,真正把高标准农田建成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确保把群众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把为民成效落实在群众心坎上,写在群众笑脸上。
原文链接:http://nmj.ordos.gov.cn/qqdt_79361/202111/t20211111_30532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