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磙子营乡想方设法为秸秆找“出路”
发布时间:2021-11-15来源: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目前,磙子营乡正在全力推进秸秆离田,狠抓秸秆全量化处理,计划利用一周时间,全面收集清运全乡48个村的秸秆、玉米苞等散落可燃物,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11月11日,磙子营乡乡长王文举介绍说。
磙子营乡是鲁山县农业大乡,有耕地10万余亩,其中玉米、花生等作物种植面积8万余亩。今年由于汛情,极大影响了秸秆还田,大量秸秆无处堆放或乱堆乱放。面对这一情况,该乡党委、政府创新思路,强化引导,积极为秸秆找“婆家”“陪嫁妆”,采取“清-储-销”等离田收储新模式,促进秸秆变废为宝。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秸秆离田,每天向集中堆放点运送秸秆的车辆络绎不绝,截至目前已集中收储秸秆400余吨。
政府出面为秸秆找“婆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原则,该乡党委、政府积极与附近的首创静脉产业园生物质发电厂对接,由该厂对全乡的秸秆进行消化,用作生物质发电的原料,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企业收储为秸秆当“送客”。为有效解决一家一户送秸秆到电厂路途远、费用高的问题,该乡引进秸秆收购加工企业,设立集中收储点,以每吨200元的价格收购秸秆,集中粉碎打捆,统一转送至电厂。群众通过就近卖秸秆,每亩可增收100-200元。
财政补贴为秸秆陪“嫁妆”。为激发企业收储积极性,多收快收秸秆,企业每收购一吨秸秆该乡财政给予50元补贴。同时,强化秸秆清运和管控工作,把全乡分成8个战区,建立班子成员包战区,责任组长、驻村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自然村,网格员包地块的“立体包保网络”,全面做好田间地头、坑塘沟渠、道路两侧、村庄内外的秸秆收集清运工作,确保秸秆应收尽收、应清尽清,做到“田间净、地头净、沟渠净、路边净”。(记者 常洪涛)
责任编辑:王志远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1/11-15/23469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南阳】小谷子成致富大产业
下一篇: 温县节粮减损的3种操作
最新发布
- 农业和公安部门强化“警农”联动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效能2025-09-15
- 黑龙江省高纬度规模化养殖小龙虾获成功2025-09-15
- 2025年绥滨县基层农技推广跨省实训观摩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2025-09-15
- 河北省召开“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北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2025-09-15
- 重磅微视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2025-09-15
- 刘国中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