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8502.2万亩!全省麦播基本结束

发布时间:2021-11-15来源: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11月12日,中原大地寒潮消散、暖阳高照。豫南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种粮大户刘飞十几天前播种的麦田,新绿满眼。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南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麦田察看小麦长势。看到丰收在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

  先北后南是河南麦播的时间轴。豫北淇县西岗乡卧鸾村,种粮大户李文周流转的良相坡蓄滞洪区600亩麦地,嫩芽已破土而出。

  从豫北到豫南,从豫东到豫西,千里沃野麦苗如茵,好一派勃勃生机。据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11月12日,全省麦播基本结束,已播种8502.2万亩,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已出苗7974万亩。

  河南,小麦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突破1300亿斤,小麦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端牢中国饭碗,离不了河南粮,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寄予厚望:“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今年种麦真难啊!”严重的洪涝灾害,差点让50岁的李文周把地撂荒。地里积水最深2米多,10月20日才具备整地耕作条件。

  7月以来,河南遭遇严重洪涝灾害,麦播期间,农田积水面积最高达425万亩,10月中旬仍有六成农田土壤偏湿,农机无法作业、秸秆难以处理、湿渍地块散墒慢,小麦播期整体推迟7—15天。疫情叠加,麦播作了大难。

  让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更加闪亮、这个优势更加彰显,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专门批示,省政府召开麦播专题常务会议;全省“三秋”生产会等多个会议对麦播工作持续部署;省农业农村厅制订晚播应对预案和“四补”技术对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压实。

  淅川县拿出260万元,对小麦种子包衣拌种,守好河南小麦条锈病防控的“南大门”;豫北安阳、鹤壁等地洪涝灾害严重,动用“龙吸水”、钩机,排水、挖渠,全面落实“四补”技术,能早尽早、应种尽种;周口、商丘等产粮大市精细整地、适期播种;豫西丘陵旱地墒情适宜,力争小麦一播全苗。

  小麦播期推后,很多农户犯了愁。农业农村部门组织18个小麦专家组和2.3万余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蹲点包片,既面对面、手把手,又屏对屏、键对键,线上线下打通麦播“最后一米”。

  “争取明年多打点,把损失补回来。”李文周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种子落地,管字上马”。小麦专家郭天财提醒:“今年小麦播种晚、播期拉长、苗情类型复杂,麦田管理要精心更精心,力争壮苗越冬。”

  麦播是夏粮生产的“头一仗”。8502.2万亩种下的是小麦,更是来年丰收的希望。(记者 郎志慧 刘晓波)

责任编辑:王志远
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1/11-15/23470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