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收稻秸秆全量还田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1-11-15来源: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作者:佚名
从省农科院获悉,省农科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与天津农科院共同实施的“河北滨海稻区机收稻秸秆全量还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目前已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
河北滨海稻区位于河北省东部沿海地区,是北方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水稻种植面积约为100万亩,每年产生的水稻秸秆数量为70万吨至80万吨。近年来,造纸化利用和作为燃料利用途径逐渐消失,大量秸秆被丢弃和焚烧,不仅造成大气污染、影响美丽乡村建设,还浪费资源。
从秸秆综合利用的实际情况看,秸秆还田被认为是秸秆资源化利用最直接、最经济、最生态的方式。但是,由于滨海地区冬春季温度低,秸秆还田腐解慢,致使自然腐解期与水稻返青、分蘖期重叠,严重影响秧苗的生长。因此,秸秆还田一直难以被广大种植户接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农科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与天津农科院2018年开始共同实施“河北滨海稻区机收稻秸秆全量还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双方分别在菌剂优化应用、还田技术和菌剂研发等方面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研发了低温稻秆腐解菌,能够加速还田秸秆的腐解进程,使秸秆快速腐解期提前至水稻移栽前,移栽后进入缓慢腐解期,降低了对水稻分蘖的危害;创建了河北滨海稻区机收稻秸秆还田关键技术模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3项。
目前,上述技术成果在省农科院滨海农业综合试验站,曹妃甸区一农场、四农场等地示范应用20万亩左右,生态和经济效果明显。此项技术成果有利于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应用前景广阔。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111/t20211115_638219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元阳县: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下一篇: 河北省尽最大努力保障冬小麦播种面积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