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梁园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党史学习在心中 为民服务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1-11-04来源: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梁园区农业农村局始终把党史学习与为民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立足自身职能,聚焦群众需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联系群众送技术、送服务,用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党史学习成效。

  一是送技术解难题,促进秋播工作顺利进行。区农业农村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秋播工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拓展工作范围,将抗涝救灾和指导群众秋播秋种作为今年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的重要任务,奔赴农业生产救灾一线,指导群众开展秋种生产自救。利用电话、村头大喇叭、微信等手段,通过建立微信群、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编印发放资料等方式,加强与农户、脱贫村、脱贫户、合作社等受援对象地密切联系,发挥农技专家在复工复产、产业发展等方面技术优势,第一时间解决受援对象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真正下沉基层奔赴一线开展科技服务,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二是细化抗灾举措,减轻秋作物生产损失。围绕抗灾排涝,及时帮助指导群众排出田间积水、灾后补种和腾茬整地等,改进常规技术措施,增加和优化生产自救内容,及时排除山药、玉米、花生、果树等秋作物田间积水,疏通沟渠,动员村里可用人力和机械,及时开展清除内涝积水,晾墒清淤,对部分严重受淹作物采取扶植、补肥、补种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努力减少山药等秋作物生产损失。共现场指导服务农民群众20余户,提出技术指导意见11条,接受群众现场、电话和线上咨询30多人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3个。

  三是创新举措,认真做好麦播技术指导。抓住麦播关键时节,大力宣传推广涝灾情况下灾后应对性适时适宜麦播技术。撰写《秋涝情况下小麦播种建议》,在市委网信办“网信商丘”上发表,对于科学指导我市小麦播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针对部分农户秋作物晚收和小麦晚播实际问题,因地制宜,科学指导部分群众早收秋、早腾茬、早整地,努力争取时间和适期播种,针对群众提出的小麦晚播问题,及时开展秋播技术针对性指导,提出科学补“晚”四项措施。种子选择及晚播技术等问题,科技特派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根据今年梁园区气候和土壤特点建议小麦选择主导品种:百农207、周麦27、百农4199、商麦167、郑麦136、中麦895。强筋、中强筋品种:郑麦369、郑麦1860、郑麦7698、丰德存麦5号、周麦30等。其中召开专题技术培训会5次,听讲干部群众300余人,现场技术指导8次。印制发放小麦、山药和花生等技术书刊35本,发放麦播技术资料800余份。

  四是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推动科学安全用药和药肥减量增效,指导群众合理施肥及科学防治病虫害,积极推广肥料科学底施和麦播期病虫害药剂处理,及时解决当地群众传统用药施肥不科学导致的小麦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和肥效丢失等问题。共宣传推广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选用、超高产模式化栽培和小麦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栽培新技术10余项,为努力做好今年秋播工作发挥了很好作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相关内容

  


原文链接:http://nyncj.shangqiu.gov.cn/dt/xqdt/content_9460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