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黑猪助力打造种业猪芯片
发布时间:2021-11-04来源: 洛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种业被誉为农业“芯片”。日前,豫西黑猪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标志着豫西黑猪成为国家重要的畜禽遗传战略性资源,对打好种业“翻身仗”、丰富群众“菜篮子”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人员进行保种选育实验
豫西黑猪,俗称“大耳黑猪”,主要分布在以洛阳栾川为中心的豫西山区一带。该猪全身黑色,体型中等,大头凹脸,双耳下垂,背腰宽厚,繁殖率高,耐粗饲,适宜散养、半散养。豫西黑猪的肉醇香,是有机绿色优质猪肉。

观察猪崽儿生长情况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此次豫西黑猪顺利通过国家审定,是洛阳挖掘培育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重大突破。据《洛阳市志》记载,20世纪60年代以前,洛阳就以饲养豫西大耳黑猪为主,豫西大耳黑猪属于地方品种。近几十年,养猪业饲养品种基本上以国外品种为主,豫西黑猪饲养量急剧下降。

喂饲料
2014年,河南省和洛阳市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对豫西黑猪资源展开调查,认为该猪群体较大,分布集中,体型外貌一致,具有地方品种的基本特征,并依托栾川县亨利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养殖企业,启动实施豫西黑猪提纯复壮项目。历经7年努力,我市已基本摸清豫西黑猪的分布情况、种群数量、特征特性等,并完成了保种场建设、提纯复壮、繁育扩群、生产性能测定、猪肉质量测定等工作。目前,我市豫西黑猪保种场有种公猪28头、种母猪500余头,养殖存栏5000余头,年出栏1万余头,种群规模逐步扩大。

栾川深山里的豫西黑猪散养基地
本组图片由记者 张光辉 摄
洛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开展豫西黑猪资源抢救性收集保护,将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猪芯片”奠定种质基础。下一步,我市将聚焦豫西黑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开展提纯复壮、种群扩繁及杂交育种等工作,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丰富群众“菜篮子”。
责任编辑:王格格
原文链接:http://nync.ly.gov.cn/news.php?newsid=15482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老社区改造提升 新生活扑面而来
最新发布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演)示中心修缮工程成...2025-10-27
- 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办2025-10-27
- 龙江高粱品种新疆复播喜获高产“冬小麦—早熟高粱”新型种植模式明年将重点...2025-10-27
- 习近平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2025-10-27
- 一块农田记下两笔丰收账2025-10-27
- 金融赋能 肉牛产业“牛”起来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