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虫 情 报 第十四期
发布时间:2021-11-04来源: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小麦秋播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小麦秋播药剂种子处理可预防多种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等,有效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减少小麦生长期病虫防治压力,能够促进小麦全苗、匀苗、壮苗,具有“一拌多效、事半功倍”和省工省药、绿色环保等优点,是推进农药减量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受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小麦土传病害等发生和危害程度逐年呈上升态势,已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为切实做好今年秋种小麦病虫害防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为来年夏粮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应大力推行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等种子处理技术。
一、总体目标。大力推广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技术,有效预防小麦苗期病害和虫害。
二、技术措施
1.技术方法。根据小麦土传病害、地下害虫等发生特点,科学合理选择种子处理药剂。预防小麦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悬浮种衣剂进行小麦拌种或包衣;预防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可选用咯菌腈、苯醚·咯·噻虫嗪、戊唑醇等悬浮种衣剂进行小麦拌种或包衣;预防小麦蚜虫或地下害虫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或辛硫磷等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预防土传病害与害虫混发可选用苯醚·咯·噻虫、戊唑·吡虫啉、烯肟·苯·噻虫、嘧·咪·噻虫嗪等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为提高小麦抗病性、防止药剂拌种延缓出苗,可在拌种时加入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激活蛋白等免疫诱抗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2.注意事项
(1)小麦药剂拌种时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药量,把握好药剂使用剂量和对水量,不能随意加大或降低用量,防止降低防效和出现药害事故。
(2)要确保药剂均匀覆盖在种子表面,提高拌种、包衣效果。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后再拌粉剂,拌种后应及时翻匀晾干,不宜久放。
(3)拌种时要注意安全,严禁赤手拌种,推荐使用专用器械拌种,可提高种子药剂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公益提示:认真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原文链接:http://nyncj.xuancheng.gov.cn/News/show/12938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皖事通”APP宣城分站农业农村应用场景项目中标公告
下一篇: 病 虫 情 报 第十三期
最新发布
- 农业和公安部门强化“警农”联动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效能2025-09-15
- 黑龙江省高纬度规模化养殖小龙虾获成功2025-09-15
- 2025年绥滨县基层农技推广跨省实训观摩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2025-09-15
- 河北省召开“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北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2025-09-15
- 重磅微视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2025-09-15
- 刘国中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