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多措并举加快中央财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
发布时间:2021-11-04来源: 阜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阜南县多措并举,加快中央财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
阜南县高度重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全力推进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实施沼液还田3.5万亩,实施有机肥还田1.5万亩,建立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区1.5万亩,试点试验、定位试验、效果监测点均已完成种植任务。
1.合理布局项目区域。重点选择苗集、许堂、焦陂、龙王、王化、洪河桥、公桥、段郢等畜禽养殖规模较大且具备畜禽粪污集中处理能力的乡镇实施。计划实施面积10万亩,其中,施用商品有机肥10000亩,粪污腐熟直接还田10000亩,粪污生产有机肥还田30000亩,沼液浇灌还田50000亩。
2.严格工作落实推动。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年绿色种养 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皖农土函[2021]726号)精神,阜南县政府组织县农业农村局及有关部门专家座谈研讨,制定了《阜南县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实施方案》,确定了试点区域、补贴对象、技术措施、组织方式和保障措施,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乡镇、村,明确试点面积、试点作物、试点田块。全县计划实施面积10万亩,其中小麦5万亩、玉米3万亩、蔬菜及果树各1万亩。公开发布实施主体遴选公告,遴选实施主体10个。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财政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实施领导小组,为推进试点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同时成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为试点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有关乡镇和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3.创新技术路线模式。根据我县种养业实际情况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确定了四种技术模式:一是采取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方施用结合的增施有机肥模式;二是将畜禽粪污堆沤腐熟直接还田模式;三是将畜禽粪污作为食用菌基料种植食用菌后的菌渣还田模式,实现畜禽粪污基料化+肥料化;四是将粪污进行高浓度厌氧发酵,生产生物天然气和沼气发电并网,沼渣加工有机肥和沼液还田模式,实施畜禽粪污能源化+肥料化。强化实施主体服务机制,签订三个协议,即遴选的实施主体分别与试点承担单位签定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协议、与养殖主体签订粪污收集协议、与种植主体签订还田协议,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合同化管理。同时,强化对粪污收集、处理、还田情况进行全过程、全环节监督检查,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处理质量可靠,还田效果明显。
4.严格工作台账管理。实施主体分别建立试点工作明细台账,标明粪肥来源、收集数量、处理方式、处理质量、应用作物、还田农户、施用数量,实现粪肥来源去向有据可查。对处理后的粪肥、有机肥、沼液等按批次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安全还田,不断培肥地力。要求实施主体在实施过程中要随时记录文本、图表、照片、音像等资料,以备验收有迹可循。
5.开展试验示范监测。严格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开展试验示范监测工作。分别制定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试验方案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效果监测方案,安排试点试验2个、效果监测点21个,定位试验1个,建立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片12个,并与安徽省农科院土肥所签订技术委托协议。树立了示范区标牌和试验监测标牌,明确示范区域、实施规模、试点目标、技术模式和工作责任人、技术指导人员,明确试验监测目的、试验设计、监测范围等内容。(中共阜南县委农办,翁玉彬供稿)
原文链接:http://nync.fy.gov.cn/content/detail/617fb2a6886688ec788b45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