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时事聚焦 > 正文

埇桥区:移风易俗聚民心 文明新风拂面来

发布时间:2021-11-04来源: 宿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为乡村建设注入文明力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埇桥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以灵活的形式强化移风易俗宣传,不断丰富移风易俗活动内容,有效推进了“文明之花”在埇桥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份新力量。

  “天价婚礼不可取,厚养薄葬尽孝心。”走进夹沟镇五柳村,只见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环境整洁,一张醒目的《村规民约》张贴在村委会大院内,红白理事会正在带领村民参观村里的民俗文化馆,引导村民自觉摒弃婚丧陋习等不良风气,形成淳朴友善、勤俭节约、邻里互助、孝老爱亲、文明健康的新风尚。

  “以前村里办喜事讲排场,吃不完都倒了,太浪费了。现在村里制订的《村规民约》特别好,大伙儿不但不大操大办了,还共同抵制‘天价彩礼’呢。”正在民俗文化馆参观的村民赵桂祥说。看到馆里这些老物件,他不禁想起了以前过日子都是“红芋饭,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哪像现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且顿顿都有肉。“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但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还是要一直传承下去。”赵桂祥说。

  在推进移风易俗宣传工作中,五柳村通过完善红白理事会运行及管理制度,深入治理大操大办之风,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以前我们村结婚彩礼都比着要,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后,现在的年轻人结婚也不比着办了,彩礼都在大家的接受范围内。”村民李云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现在各自然村的‘大老执’都是我们红白理事会的成员,每次办事都会向村民宣传不要铺张浪费、要遵守《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成员周如党说,特别是照顾村里一些脱贫户,去参加婚礼基本不用随“份子钱”。

  不仅如此,五柳村还充分挖掘宣传本村的好人好事,设立了以“文明节俭、环境整治、孝老爱亲、勤劳致富、示范带动、各类宴请”为主要评比内容的“移风易俗评分榜”,定期举办好人好事评比、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引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觉搞好庭院环境卫生,让“小规约”成了改善村里人居环境、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的“硬杠杠”。

  “推动移风易俗,是惠及千家、福泽万户的民生大事,是引领文明、弘扬新风的社会好事。”五柳村党总支书记胡圣永说,他们村通过修订和执行村规民约,在移风易俗方面立规矩、破陋习,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建设民俗文化馆,把社会新风气融入到百姓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和土口号中,以表率行动,带动广大群众打破旧俗,有效涵养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原文链接:http://nyncj.ahsz.gov.cn/zwzx/1923140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