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关键期,“虫口夺粮”保丰收
发布时间:2021-10-25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记者 曹佳慧
摄/见习记者 杜洋域
正值秋收的关键时期。今年水稻病虫害总体情况如何?有何防控措施?成效怎么样?10月15日,市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叶军平赴金山调研水稻病虫害防控情况。
位于金山区的上海合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防控示范区里,满眼都是金黄的稻穗和碧绿的稻秆,田间均匀分布着白色的诱捕器,再过不久,这里的水稻将迎来收割。不远处的上海道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两台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来回穿梭。记者观察到,两家合作社均在田埂上种植了百日菊、香根草、大豆、芝麻等植物作为天敌的蜜源植物,田间的生物多样性对病虫害的防控有不错的效果。
“去年受稻飞虱等病虫害影响,金山的水稻产量有所减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金山落实了一万亩左右的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涉及9个镇及金山工业区共32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及规模种植户。同时结合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绿色水稻原材料基地创建,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确保全区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50%以上。目前,各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拥有杀虫灯199台,性诱捕器近1.415万套,防控面积6000多亩,割草机26台,种植香根草6350丛,百日菊种植5.3万多米,以及其他如柳叶马鞭草、芝麻、茭白、大豆等显花植物、蜜源植物。
金山区市级水稻病虫害自然观测圃位于上海福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区农技中心在此开展绿色认证水稻病虫害的系统监测工作,以及全市14个主推中晚熟水稻品种穗期病害抗性试验。不同防控措施处理的水稻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同品种水稻在相同防控措施下也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有的易倒伏,有的易发稻瘟病。这样的品种差异,在秀海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同样明显,8个试验种植的水稻品种在大田里长势各有不同。叶军平表示,这样的系统监测,对本市水稻病虫害精细化测报、科学制定防治策略、防效评估、产量损失率测定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记者了解到,今年本市水稻病虫害发生呈现“前轻后重”的特点。今年市、区两级农业部门加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充分发挥生态调控等非化学防控的绿色防控措施对病虫害的防控作用。初步统计,2021年全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面积20多万亩,示范点200个,总推广应用面积80多万亩,覆盖率60%以上。经过防控,在今年水稻病虫害高发风险的强大压力下,有效控制了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水稻稻瘟病等病虫害的危害,未出现大面积枯死、绝收等情况,确保了水稻生产安全。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mtbd/20211020/14d5a2f852af41a4a8929f06fb5b30e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来崇明庙镇的四季大花园里过“花间小日子”
最新发布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2025-02-28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5期2025-01-06
- 江苏省土壤墒情监测简报第54期2025-01-06
- 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同奋进2025-01-06
- 自治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省级)指导目录(2024年版)2025-01-06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执法监督局执法人员名录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