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调研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市政府常务会议:东莞扩大观音绿、冰荔、岭丰糯等荔枝种植面积

发布时间:2021-09-16来源: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作者:佚名

  微信图片_20210426085626.jpg

  往年厚街大迳村兰姐果园培育的冰荔结硕果,客户抢订

  东莞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

  为做大做强东莞荔枝产业,实现荔枝产业价值链重构,促进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4月25日下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至2023年,全市纳入农业生产管理范围的荔枝种植面积保持在13万亩以上,荔枝产业特色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综合效益得到显著增强。2021-2023年实现全产业链总产值、龙头企业数量、鲜果处理加工能力、电商销售额、名优品牌产品数量均比前三年增长100%;至2025年,全市荔枝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全产业链总产值、优质荔枝覆盖率、电商销售比例等关键性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优质荔枝品种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

  根据《方案》,东莞在稳定糯米糍、桂味等品种面积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妃子笑、怀枝等传统品种面积,扩大观音绿、冰荔、岭丰糯、仙进奉、唐夏红等优质新品种种植面积,全市优质荔枝品种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支持东莞植物园创建国内一流的荔枝种质资源圃,依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和东莞市农科中心科研力量,联合对晚熟优质、耐贮运、抗逆性强的本土品种开展选育,新增申请荔枝品种审(评)定或品种保护2-3个。同时,打造1个荔枝新品种示范园,面积约50亩,示范展示特色荔枝品种20个以上,辐射带动农民不断改良品种、优化结构布局。

  引入5G+市场营销模式 提升“东莞荔枝”品牌影响力

  《方案》提出,大力发展荔枝“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打造5个以上万亩省级专业镇,12个以上千亩省级专业村。鼓励依法开展土地流转,全市30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保持在300家以上。

  至2023年,全市新增荔枝类龙头企业1-2家,农民合作社以及市级家庭农场30个以上,带动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建设,激发本地80后、90后农村青年从事荔枝生产经营的热情和兴趣,引导一批有志向、有追求的农村青年投身荔枝产业,发展成为生产经营型、职业技能型或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

  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目标市场开展品牌推介和展示交流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社、专业户)参加市内外知名展会,加快提升“东莞荔枝”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探索荔枝“短视频+网红直播”“产地直供直采+销区订单供应”等新型预售模式,并引入5G+市场营销模式,联合国内一流电商平台、内容平台,发挥物流网络优势,拓宽涉农销售新路径,让莞荔通过线上订购的方式“飞”进百姓家。

  新增3-5个绿色食品认证

  《方案》提出,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荔枝产品禁限用药物残留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建设荔枝“新三品”基地,新增3-5个绿色食品认证。

  制定荔枝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建立耕地质量提升、“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点20个,推广新型肥料,以点带面提升施肥技术。开展荔枝省力化栽培技术推广,在全市推广应用荔枝省力化栽培技术,面积3万亩(次)以上,通过实施密闭荔枝园改造、简化修剪、肥水一体化管理、简易管道喷药、省力化花果管理、省力化土壤管理等,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

  延伸拓展产业链条,鼓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

  《方案》提出,要以荔为媒,鼓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荔枝特色小镇,推介以荔枝为主题的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以及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游。制作“莞荔”休闲采摘宣传小册子,每年推介休闲采摘点10个以上,扩大直销(入园采摘)比例,减少中间销售环节。

  来源:i东莞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l/dggzzg/tsgz/content/post_3530029.html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调研网 tcdy.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8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